北京二锅头能喝吗?
我是北京的,也爱好白酒。我见过的北京人(至少是60后70后)绝大多数都喝过二锅头,而且很多都非常喜欢这种酒。 我父亲那一代,小时候物质匮乏,能喝到的好酒极其有限,所以二锅头这种东西是非常难得的美食,他们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喝过并且印象深刻。 当时喝的二锅头都是自制的,也就是所谓的“烧刀子”。因为纯粮酿造、工艺独特,所以喝着相当上头。我记得小时候我爹喝酒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晕得慌(huang)”。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二锅头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北京有一个啤酒厂叫北京双利啤酒厂,生产一种叫“北冰洋”的啤酒,口味和当时的哈尔滨啤酒差不多。这个厂子后来改制了,品牌被收购了,但商标一直在用。
90年代中期,北京有一个叫“长城”的酒厂(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推出一款价格非常便宜的二锅头,15块钱一箱(2瓶)。这个价格在当时可谓是便宜至极,所以在京城的地摊儿上经常见到这货,跟散瓶儿的啤的卖一样。记得当时我们大学食堂的菜单上也有这道菜,二两米饭+二锅头15毛钱。当然,当时的大学生已经能自己挣钱了,不像现在的小孩子还靠父母养着,所以这点钱对于学生来说不算啥,好多人愿意来一碗饭加二锅头,反正有免费的咸菜汤。不过那时候的学生也没有酒桌文化,在食堂吃饭都不喝酒的,至少我没见过有人边吃饭边喝酒的。
以上是我记忆中比较深的关于二锅头的场景。后来出了“汾酒”,又出现了“清香型”,然后各种“酱香味”“馥郁香”“浓香型”……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没了二锅头,反正后来出去吃饭的时候基本没见过了……
直到前几年,忽然又开始流行起了二锅头。我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货架上出现了各种二锅头,什么牛栏山、红星、华都……各种各样的。
前几天去逛旧货市场,竟然看见有人摆地摊儿卖二锅头,还是原来的包装。我买回家之后觉得非常可疑,因为这东西根本不醇正,于是上网查了一下。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现在生产的二锅头竟然不是从前那个二锅头了!!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二锅头,不管是大牌子的还是小牌子,基本上都以麸质酵母菌为主要发酵剂,而过去那种传统的二锅头,是用根霉(毛霉)为主要发酵剂的。 用麸质酵母菌发酵的白酒,口感偏甜,闻着香味儿也是甜甜的水果香;而用毛霉发酵的白酒,闻着是有淡淡香味儿的粮食香。两种发酵剂最后的成品味道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区别不仅仅是口感、气味的不同,最关键的一点是,用麸质酵母菌发酵的白酒可完全不存在“上头”一说。
所以我买的这种新式的二锅头,虽然便宜,但还是扔掉了。后来我找了一个小酒馆儿,要了一瓶真正的二锅头,100块一瓶,贵的可怜。不过这瓶酒值这个价,确实地道。只不过这个店儿环境实在是差劲,老板是个胖子,态度还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