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契约型基金的区别?
1、按照基金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基金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信托型基金(或称契约型基金); 2、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公司型基金的投资者是作为公司的股东存在的;而信托型基金的投资者则是作为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出现的;
3、由于在信托型基金中,基金管理人是根据信托合同而不是依据与公司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的,所以通常又分为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和货币市场信托计划等。 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两种形态的基金并无太大差异,因为无论是采用公司型的组织结构还是采取信托型的组织结构,其关键都在于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如何实现投资决策流程的规范化操作;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成立程序和设立费用上。
4、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一般对公募基金都采用信托型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不同
私募基金一般通过签订信托契约、发起设立公司或组织合伙企业等形式募集资金并投资于产业目标企业,也就是说,私募基金有公司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三种组织形式。而契约型基金一般只能通过信托契约的形式进行资本募集和投资运作。
投资限制不同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相对比较少,投资范围较广,投资方式也比较灵活,可参与债权、股权及可转债等融资形式;投资期限相对较长,多为中长期投资,通常达到5~7年甚至更长;投资规模一般比较大,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几千万的平均投资规模,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少则上千万,多甚至达几亿。契约型基金的投资领域主要以国债、重点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信誉较好、风险较低的证券品种以及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为主,一般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期限较短,通常在一年以内,投资规模较小。
收益分配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多种多样,可依据不同情况在基金发起人、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进行个性化设计,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收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模式:基金发起人、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者按1:1:8的比例出资作为基金资本,各方分享基金资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3:3:4,即基金收益由基金管理人等分成7份,其中3份由基金发起人和管理人分享,剩下的4份在基金认购者中按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一般私募基金在提取业绩手续费后,剩余收益都归属于投资者,管理人只收取固定管理费,不参与利润分配。契约型基金的收益分配原则一般在契约中即有明确约定,通常做法是:在基金存续期满时,基金资产在支付各项费用后,首先保证投资者本金收回,然后提取业绩手续费,剩余收益按约定的分配原则进行,一般将分红派息所得投资于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高质量国债,使基金资产紧随市场涨跌,达到一种“保本浮动收息”的投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