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磨与打区别?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磨”和什么是“打”。 “磨”这个字比较形象,它表达的是一种连续击球的动作,这种动作是在不改变球速的情况下,反复撞击同一个位置,以达到熟悉球路的目的。在实际的比赛中,一般采用接发球和还击扣杀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磨” 。 而“打”则比较侧重于进攻,它的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一般是利用发力来实现的。而且除了力量之外,“打”还需要掌握较好的击球技巧,比如弧圈球技术就要求球员在挥拍时能够控制好力量的分配,同时使球具有较大的旋转力度。 了解了什么是“磨”什么是“打”后,再来说说两者的具体区别——
第一,动作节奏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对手给你“磨”的机会,说明他的攻击力不足,所以你可以很好地控制打球的节奏。此时你的动作不必太快,可以尽量把每个动作做扎实一些,以稳为主;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拿到了“打”的机会,那就必须加快速度了,否则就会丧失主动权。因为“打”要求你尽快地把球打出,不给对手反应的时间,所以在实际的运动中要因时制宜地调整好节奏。
第二,力量发挥方式不同。 如果采用“磨”的方法,通常是用上步接球的方式增加来球的弧度,再用摆短或者劈长来还击,所以这个时候主要是靠腿部的弹性作用来发挥力量,讲究的是小劲、短劲;而如果采用“打”的方式,一般都是正手高吊冲或者反手快推快拨,这时候靠的是全身的整体发力,讲究的是爆发力。
第三,对体力要求不同。 由于“磨”的动作相对较为简单且能有效地控制比赛的节奏,所以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往往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因此对体力的消耗并不明显;但如果是采用“打”的方式来对抗,由于需要连续的发力,很容易造成体能的不支。特别是现在乒乓球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更加容易出现体力跟不上的情况。所以现在的乒坛霸主樊振东在场上经常是“磨”起来没完没了,而马龙一旦占优就容易出现“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