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药吃几个月?
结核用药是根据病情来决定的,并不是固定的,吃药时间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 1.年龄 2.体重 3.用药反应(副反应)程度 4.治疗反应(是否吸收、是否耐药等)
5.检查情况(痰检、影像等等结果) 6.是否有其它并发症 对于初次治疗的结核患者,一般服药的疗程是半年到一年,如果复查相关指标控制良好就可以停药了;但是如果是复治或难治的患者,可能服用药物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才能将体内细菌完全杀灭。对于特殊类型的结核,比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或者是全身播散型结核,因为病灶较为广泛并且难以彻底清除,所以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甚至终身服药。
另外在服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药物的相关副作用,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者肝肾功损害等情况,要及时就诊调整药物或者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痰检、影像学检查等等,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总之,药物的服用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结合各个指标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用药建议,因此不必担心。只要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药物是可以安全服用的。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规律用药并定期复查,同时注意规律作息及饮食,保证治疗依从性以促进病情尽快恢复。
1、早期治疗:当确诊结核病后,一定要尽早的予以抗结核治疗,以防止结核病变的进展、播散以及减轻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2、联合治疗:结核病多采用2-3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以保证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杀灭结核菌,同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3、规律用药:在抗结核治疗期间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的用药,不要随意加减药物剂量及更换治疗方案,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
4、适量治疗:根据不同的结核病类型以及不同患者的体质要求,给予合适的药物剂量,以能保证最佳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
5、全程治疗:通常结核病病程较长,患者在确诊以及抗结核治疗取得效果之后,不能擅自停药、减药,否则会导致疾病复发以及产生耐药性。
此外,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了恶心、呕吐、肝酶轻度升高,以及白细胞轻度降低等不良反应,并不一定要立即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并进行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