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五行属性是什么?
金、木、水、火、土即是五行,亦是五德,在《五行》篇中有具体的论述。凡此五者,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而所谓“德”,就是指这五行之气,按照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中央为季夏之土——的时令发展规律,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木德始于春,夏长,秋收,冬藏,至季夏达到鼎盛。其它四德类推。所以,木德——也即春季——具有生长的特性。五行五德既然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可以划归这五种类型;五德“各司”一个季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这里的“校”、“庠”、“序”、“学”四个不同的名称,就是从木(指春季,与五帝说的少昊部族有关)、金(指秋季,与五帝说的颛顼部族有关)、土(指季夏,与五帝说的神农部族有关)、水(指冬季,与五帝说的黄帝与虞舜部族有关)四种属性上给教育以分类的。《孟子?滕文公上》讲的虽是三代之下的教育沿革,但我们可以由此推出夏、商、周三代的教育情况:夏朝为“木行”,“木德”为“春德”,“木行”诸侯(或中央官员亦可)所管的叫“校”。“金行”的商朝,“金德”为“秋德”,“金行”诸侯(或中央官员)所管的叫“序”。“土行”的周朝,“土德”为“季夏德”,“土行”诸侯(或中央官员)所管的叫“庠”。这就是五行中的教育。至于“学”,在商、周时期,应该也是存在的,商、周时期的“学”,属于“火德”,“火德”为“夏德”。“水德”为“冬德”,木、火、金、水、土五行之德,无不与“天”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