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潭”字,在现代汉字中,有“潭、溏、塘、池”四字。 其中潭与溏为异体字,两者均从水,音同。《说文》:“潭,清深也。”“溏”即“潭”之省文。段玉裁注曰:“此谓水之清且深者也。今俗别作溏,非是。”“唐”字的古字形与“塘”相似,从水,从唐。东汉文学家王逸著《楚辞章句》云:“唐,大淖也。言日神浴于大淖之中。”可见唐代的水沼称为“唐”,但“唐”无“口”,而“潭”则有“口”,故“谭”与“唐”二字不同时用于表示同一事物。 至若“池”字,则见于金文,字形作“︽池��”。其本意为造栏而居之水。战国楚简中有“池鱼”之制,指有池水环绕之地。汉代设“池阳郡”,治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池”作“”,其释曰:“渭水又东,迳秦池南;又东迳赵城北,城之周围,皆为池所周旋。”“池”字至今仍读如chi(第二声)。
综上考述,“潭”字五行为水。清人徐铉等撰《广韵》:“潭,水名。”并引证《庄子·秋水》:“逐水而行,至于北海。”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中提到:“禹治水,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之防,增五湖之陂,行九州岛岛岛,至于会稽。”高诱注曰:“禹理水,通川灌田,天下皆利。”“潭”就是水名的用字之一,并且为人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