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五行》,原文是: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了这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并用其来解释社会现象,同时也用来指导日常生活。 但是这里出现的“五行”是一个特定含义的词,它是指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所谓的“五大元素”——水、火、木、金、土——而不是西医学中的“五行”。虽然现代医学的五形学说和中医的“五行”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肝肾心脾肺),但是这两类“五行”不是一回事。[1][2]
后来,汉代人把五行分配给五脏,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同时,又将五行与季节相配,春季为木、夏季为火、秋季为金、冬季为水、四季末月为土。这样,五行被赋予了色彩——“春应色青,夏应色赤,秋应色白,冬应色黑,四时中间应色黄”[3],并且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现象,解释生命过程和中生理病理变化。这就是中医学里的“五行”的由来。
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完善,五行与中医的关系也愈显得密切。除了经络学说是基于阴阳五行而形成的独特的人体结构模型之外,中医的基础理论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就全面阐述了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在人体内应有的规律,以及在外环境的反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脏系统的功能。这是中医运用五行学说的典型例子。 后世医家又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明代李时珍撰写的名著《本草纲目》,首次使用了五行配药的法则,将药分作五色五行,以助记忆。例如:“青色入肝经,……故酸味甘辛之物,皆归于木。”[4]
五行是中医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代表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特有模式,并在中医用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