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有何举措?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7月6日在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陪同下来到靖国神社进行了参拜,这是其就任首相以来第五次参拜。 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军队在北平西南约20公里处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向驻守在那里的一部国民党军队发炮,号称“八一三事变”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在“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要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秩序,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重新武装和扩张,坚决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和历史荣誉。
面对日本的挑衅,作为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的礼仪之邦,我们该采取什么举措呢?
一,政府层面——加大外交斡旋力度、强化军事互信措施;
二,民间方面——发动全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侨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给与日本社会和经济打击(包括舆论);
三,个人层面——从我做起,加强爱国教育,从身边做起,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不战而胜,不战而败!
中国对日本的举措多种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举措:
1. 政治交锋:中国在政治层面上对日本采取一定的制衡措施,如在安保问题上关切、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批判等。中国还要求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历史问题作出真诚的反省和道歉,对战争罪行进行赔偿。
2. 经济贸易:尽管中日在历史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经济领域,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双边贸易额持续上升,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最大的机械设备供应商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3. 文化交流:中国尊重日本的文化传统,通过学术交流、人员往来等形式,促进中日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尊重。近年来,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在各方面都有深入发展,如文化交流年、青少年交流计划等。
4. 危机管理与合作:在反恐、海洋环境治理、核安全等领域,中日两国也有一定的合作。虽然历史问题影响了两国的政治信任,但在应对区域性问题上,双方仍能保持一定的协调与配合。
5. 钓鱼岛争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侵占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中国强烈反对日本对钓鱼岛的任何错误企图。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稳定的东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