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桌椅怎么摆放?
幼儿园活动室的桌椅的摆设对于幼儿生活学习及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在摆设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因为活动室桌椅的摆放应当因时因地随时变动,因此这就需要带班的老师认真观察幼儿日常行为习惯,及时纠正的幼儿不良习惯及想法。 活动室桌椅的摆设基本有以下几种:
三三制、秧田式、圆形(椭圆形)、马蹄式、U字行、两个半圆相向而接等。 三三制,即3张桌子每桌2把椅子横向相靠摆好,适用于分组活动,如:美工、阅读、科学探索等,幼儿三五成群,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教师也易集中指导。
秧田式,即桌子排成一排挨着一排,如庄稼的田垄式。适用于全体幼儿坐在一起,进行画画、涂色、写字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以及听老师讲故事、说儿歌等,安静的活动比较多。秧田式多见于小、中班,大班幼儿以小组游戏为主,采用此法较少。
圆形(椭圆形),即桌子椅子围成一个圈或者椭圆形,幼儿都可以自由交谈、游戏,没有被冷落的一面,适用于小组讲述、讨论、分享阅读等。 马蹄式,即把桌子椅子排成一个半圆,如舞台的马蹄形,多为老师在中间给全体幼儿讲故事等。
U字行,即桌子椅子排成一个大U字,幼儿活动时既能看见老师,又可以自由交流,适用于幼儿表演,如:故事表演、歌表演以及老师对幼儿进行集中指导,如:折纸、剪纸等。
两个半圆相向而接,即两个U字相对摆设,两个小组幼儿相对,既相互交流方便,又互不干扰,适用于对口活动的小组进行相邻活动,如:一组讲故事、一组表演,一组下棋、一组做科学实验等。 活动室桌椅摆设应当便于幼儿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以上方法应当灵活的交替使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有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内容,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安排的变更做好桌椅摆放的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