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么写诗歌?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之一,也是他们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最高峰。在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古诗创作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创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呢?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讲解: (一)引导小学生广泛阅读,为创作打好基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中,要求小学生能够背诵的古诗文共有135篇。这些诗词大都语言精练,含义深刻,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它们就像一座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引导阅读。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享,也可以让小学生做简单的赏析,更加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如我国古代文人四大称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王建、「诗神」陆游;以及柳永、苏轼等词人并称「苏辛」;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等等)。总之,老师要做的不仅是教会学生背诵和解释诗文,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行后续的创作。 推荐书目:《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元曲四大家》、《鲁迅诗全编》…… (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灵感搭建通道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习古诗时,不能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意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比拟成古代的诗人,用自己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例如,教完杜甫的《登高》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写诗游戏”: “登高一赋”:在课堂上,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用现在的语言写一份短一点的解。然后和老师所写的长一点的解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解题是否准确。
“重阳赏菊”:在每年的这一天,和同学一起过重阳节,有仪式感地庆祝佳节。并且在这一天里,欣赏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然后挑选几首自己喜欢的作品,仿写下来。
(其他节气也是如此操作。) “中秋赏月”:在中秋节这天,和同学一起在户外观赏月亮。并准备一些花灯,共同吟诵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写下自己的感悟。
(三)定期举办诗词大会,检验学习成果 除了日常的诗词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诗词大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检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非掌控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让他们爱上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