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们都关心什么?
我是做园区运营的,接触的企业家比较多,我总结了一下他们关注的问题,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是关于政策方面的。包括税收、信贷、人才、用地等方面。
第二个是关于法律方面的。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知识产权、劳动人事、税务规划等方面。
第三个是关于经营方面的。包括产品服务、用户运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 但其实,任何企业都逃不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是每个阶段的重点不一样而已。比如说创业初期,更看重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发展中期,更注重经营层面的内容;而成熟期,则更加关注战略层面是否合适。
但无论哪个阶段,政策的导向、法律的风险和经营的好坏都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重点。 我以最近热播剧《觉醒时代》为例来解释一下。 所谓政策导向就是像陈独秀、胡适等人最初留学回国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引领新文化运动,这是政策引导的力量。
其次,法律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了请出陈独秀,不惜用辞职来施压;以胡适之流的保守派,面对新文化运动的猛虎也会挥斥方遒;更有鲁迅这样辛辣的作家,对旧中国的批判与反思。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把握好边界,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才是正确对待文化潮流和法律风险的态度。
最后,无论是《觉醒年代》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企业,都是在追求一个目标——经营好事业。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陈独秀把儿子送到国外学习,有幸看到胡适之流为了讨回被日本掠夺的矿厂而努力奔走,也有幸看到鲁迅弃医从文,用文字作为匕首,向旧社会宣战。
企业也是一样,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它艰辛的努力,有敢于创新突破的勇气,还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儿。我想这大概就是企业家们之所以伟大的地方吧!
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虽然行业不同、公司规模不同、发展程度不同,但是很多企业家们的关注点是雷同的。在进行商业管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家朋友最关心的五个方面问题是组织人力、战略发展、模式运营、财务税务和资本。
组织与人力:对组织而言,在不同时期,其关注点也有所区别:从早期规模小、业务简单,强调内部高效执行与组织活力,迅速打开市场;到中期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化,强调科学高效决策与组织持续增长,强化集团管控;再到后期进入多元化阶段或者成熟期,强调战略导向与管理能力重塑,追求基业常青。同时,组织和人力发展又是共生的:组织发展,就需要建立符合战略发展的干部管理和人才盘点,人才的发展需要具备科学实用且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继而从绩效、薪酬、激励、员工发展等维度赋能组织。
战略发展:从企业战略管理生命周期模型来看,新成立企业更关注的是生存策略,如何选好赛道,让企业活下去;成长型企业更关注价值创新策略,如何让企业有竞争优势,活得更好;而成熟期的企业则更关注价值增长策略,让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战略的本质目的是追求增长,通过科学高效的战略管理方法,建立战略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增长。
模式运营:“模式”是企业特有的资源配置形态,具有个性化。“运营”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和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活动的总和,具有普遍性。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是企业模式运营的两个重要方面: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满足用户的核心诉求,为企业提供可盈利的解决方案;管理模式从系统、结构、流程和管理方法着手,解决企业持续增长中人和组织的成长问题。
财务税务:财务部门是企业的“管家”,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系统”等,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和体系,发挥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等职能,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支持企业实现长期繁荣发展。而税收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法规避税务风险和合理降低税务负担,是很多企业的重要诉求。
资本:从企业管理实践来看,资本管理与财务管理有重叠也有区别。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管理则是一个更为综合的领域,涉及产业分析、财务估值、法律分析、战略咨询等。资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资本管理,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