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外投资有什么规定?

闻人紫怡闻人紫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目前,我国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修订)》;另一个是各自贸试验区所在地方政府的试点政策文件。 除了国家层面的指导原则性文件之外,各地自贸试验区都发布了针对本区域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以厦门自贸区为例,其在《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6年版)》中列出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其中: • 鼓励类又包括七个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航空等产业集群。对于属于鼓励类的项目,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即除法律、法规禁止投资领域外,其他一律放开。

• 限制类共有四项,涉及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产能过剩的行业。这类行业并非完全禁止,而是进行总量、规模、布局、用地等方面的限制。

• 禁止类共有四项,主要涉及到国家安全、稀有资源和重要基础设施等领域。

3、从各个地方的试点政策来看,尽管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涵盖的内容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从行业范围来讲,对外投资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你想投就能投。 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层面的文件都属于指导性的,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最终能否投资项目取决于目标东道国(地区)的投资政策。并不能说因为某项投资属于鼓励类或者限制类就不允许进行相关投资了。

文发进文发进优质答主

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向其他企业提供借款。《民法通则》规定,企业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担保,但根据《公司法》和《担保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企业相互之间不得拆借资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非金融机构的企业借款从事经营活动的,也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因此,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是被禁止的。

实践中,有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向其他企业借款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以担保之名,行拆借资金之实。为了杜绝以投资之名,行拆借资金之实的违法行为,新修订的《破产法》规定,为逃避债务的对企业的投资应当认定为抽逃出资。新破产法实施后,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其他企业投资,并且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关于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相关规定操作,避免因违法投资、违规提供担保而被认定为抽逃出资;债权人、公司、其他股东也应当加强对公司的违法投资和公司违规提供担保行为的监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