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会推行退市么?
现在A股市场有70%左右的上市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那是不是意味着20年前后上市的很多公司都要退出A股了? 不会的。因为我国现阶段是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给股民分红,而不是以股价下跌的方式来给股民止损。这就使得亏损的公司可以继续留在市场上交易。如果采取后者,像美国一样,每年只有5%的股票可能成为ST甚至*ST,那么亏损公司就会逐步退出,市场整体质量就提高了。 但采用前一种方式就有问题了。因为上市公司的利润表有一个会计处理的周期,一般是年度或者半年度,而财务报告的披露是按月度进行的。这样每个月我们就只能看到企业报表的一角,而看不到全貌,这对投资者的保护是很不利的。而且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全额计提、实时计提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一些本来应该尽快退出的亏损企业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无法及时退出。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业绩不好的公司股票价格打下来?这很难!因为你不知道究竟是谁在恶意炒作这些亏损股票。如果你把股价打压下去,你会伤害到真正的投资者;但如果你任由这些股票上涨,你又可能伤害到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因为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选择。
虽然从管理层到媒体都发出不少退市的风声,但我们从不认为退市会在中国股市中出现。而且即使真的某一天某家上市公司因连亏几年而不得不退市了,也仅仅是特例和偶然。上市公司退市的制度条件中国股市中一定存在,但也一定只是摆设。
中国股市的基本定位决定了退市不可能出现。这个基本定位就是:中国股市是经济改革深化进程中政府融资的场所、是解决国企再发展、下岗人员再就业等难题的场所,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场所。而这些任务的实现主要不是依靠股市的筹资能力,而是依靠在股市中上市的公司,只要在股市中有源源不断的公司补充进来,管理层建立股市的目标就实现了。至于已上市公司的涨跌、投资人的盈亏、投资人的利益和权益实现等等,都从属于这个基本的目标。这些次要目标的实现程度,既不是管理层的主要责任,也不是其主要考核依据。因此只要上市公司不退市,主要目标就可以一直实现下去。
管理层的配套制度设计决定了退市不可能出现。从上市公司质量看,上市之初,不少公司就是圈钱工具,上市之后更是无心发展其主业,将股市当成圈钱乐园和大本营,其持续发展潜力和盈利模式从不认真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最后连年亏损也就不奇怪了。从股市制度及文化看,股市一直缺少做空机制,即使是近年推出的st制度也无任何做空意义。投资人即使怀疑st公司的盈利状况,也根本不可能通过持有做空的st股来实现自己的赢利目的。甚至于,从近年的实际情况看,st股更成了黑马股、牛股的富矿。这些深层次的制度缺陷决定了退市制度也只能成为摆设。
为投资人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不是投资人,而是中国股市的管理者,按照中国国情和实际,你认为退市制度能不能推出来?能不能落实?如果能够,请问你能否给出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