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怎么形成的?

金正街金正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二生辰”、“十二属相”,这些称呼都指代的是农历春节。因为古代人们用农历计算年龄,从立春起算,每三十天为一候,每一岁有四个节气,所以一年就相当于今天的一周年,而一个月则相当于今天的30天。 这种历法在汉武帝时期得到确立,一直沿用至今(公历纪年)。但人们在使用农历时,发现一个现象;每年的立春总会在不同月份出现,过了一年,属相却并没有随之变化,这多出来的几个月又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闰月”。每隔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就会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被加进来。这个被加进来的月份就是“闰月”。其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与“秋分”两个节气之间的这个月就有可能是闰月。 这样每年就有十个节气,而一个月除了有大小月之外,还会有一个闰月。不过这样的安排是有规律的,通常不会出现半年都是闰月的情况。

那如果遇到了上半年是闰月那么下半年必定是阴历年尾。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而且在古代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历法危机。人们需要重新确定年份,还需要将原有的记忆全部归零,这是很麻烦的事情。于是人们就创造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来简化这个问题——以生肖记年的方法。当遇到闰月的时候,就以节气划分年月,而到了明年,年份加上一,日期依旧按照农历计算。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而且不易出错,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说,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人们并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起点计算新一年的,而是以交节日为准。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差别,但是意义却是大相径庭的。

能婧茜能婧茜优质答主

生肖是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12种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演变变成了十二种动物,主要用于记年,在我国诸多古典文献中均有记载。十二生肖的组成,是动物两栖、走、飞三大类的组合,符合原始哲学中三生万物观念,同时,生肖动物有六兽六畜说、四象说、十二辰十二月说等说法,都符合原始哲学中阴阳、四象、子午流注等易理。

由于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及十二个月对应,也和十二生肖纪年对应,因此又有十二辰、十二孟仲季等叫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