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五行属性是什么?
姓是上古姓氏,属于女姓的氏。上古时期姓指向婚姻家族,氏指部落血统,秦一统天下后,姓氏合为一,变成了现在的姓名。 《通志·氏族略》云“氏于国,姓于房”。春秋战国至汉魏六朝,同姓不能通婚,所以姓代表血缘家族的远近;而氏则代表不同部落之间的血统区别!如齐桓公,姓姜,氏吕;晋文公,姓姬,氏唐。因为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当有异姓前来联姻时就很有面子了。所以姓表示血统之源,氏则表示分支之意,所以姓常用于人名之首,氏则常用于地名的结尾——这也是现代地名经常带“庄”“前”“后”等字的来历。
从周代开始,天子、诸侯等国君之妻都用姓,而大夫以上娶二姓之女为正室,即下嫁的女儿才有姓,妾则无姓(《礼记·大传》)。秦汉以后,姓氏之分不再像先前一样严格。
东汉时期,人们已经习惯在名字前面冠以祖先的谥号,于是人的姓名变得相当长。到魏晋南北朝时这种风气仍然存在,并且被引入官名之中,导致官名冗长不堪。于是,隋朝开创“赐姓”和“赐名”的风气。到了唐朝又出现了“庙号”。
至此,姓氏的区分已经完全混淆了。然而一些传统大家族仍然坚持古制,将祖先的爵系名号加以串联作为姓氏标记。但这样的标记并不能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大家族。
比如《水浒传》中林冲的姓氏“柳”其实是其先祖柳世雄的“世”字。“尚武世家”的姓氏就是这样产生的。类似的,卢俊义的姓氏“卢”其实是由两个祖上爵系名号的“卢”构成的。 不过这样严格区分等级的姓氏制到明清已经基本上消亡了。老百姓随意起名,做官的也不再有姓的名字了。姓氏制度完全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