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有猫吗?

通枫妍通枫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没有啊,否则我属什么。 按民间说法,农历正月初一为全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中国民间传统认为:在农历的首日立春之时,新年到来;而在春节时,人们会燃放爆竹,这意在驱逐“年兽”,以免它侵害庄稼。而据记载,在最早的文献《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年”的记载:“仲冬(十二月)阴气盛极,阳始萌,故曰‘腊’。”

可见,“年”和“腊”都是指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后来,每个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又被命名为腊月。而在腊月之中又包含有三个节气——小寒、大寒和大寒。其中,在小寒和大寒之间有一个节日,即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所对应的节气——立春。民间把立春当作是春天的开始。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分,每一等分成为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日。立春之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万物复苏,大地渐次苏醒。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并非所有地方都会在立春后立刻出现春意盎然的景象。

事实上,在现代科学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公历,以阳历为基准确定元旦,并以此推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取消寒暑假,统一放假时间为每年1月1日)时,就已经打破了农历与公历之间的界限。从公历的角度来说,并没有明确的“春节前”或“春节后”的概念。所以,农历中的每一个月份都可以独立地迎接下一个节气的到来。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正月或腊月。

换句话说:不管是农历还是阳历,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隔多少天过一个节气”“隔多少天过一个新年”的概念。自然也没有了“先过春节还是先过元宵节”的问题。 而民间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在旧时,人们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既不理解也不尊重),加之信息流通渠道单一,导致百姓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只能依靠经验或者传闻,从而产生了很多误解。

宿之艾宿之艾优质答主

关于“十二辰”,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动物为标志的子丑寅卯等十二个时辰;另一种就是现在的12小时。 “子午卯酉四时中, 丑寅卯辰巳莫空, 午未申酉戌亥丑, 寅卯辰巳午未酉。”(《渊海》)其中提到,每个地支对应四个时辰(比如子时对应午夜0时至凌晨1时、丑时对应凌晨3时至5时等等)。这样,在今天的计时法中,每一个节气就有一个对应的时辰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说“十二辰”呢?这就是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而夏至是从春分开始,冬至结束,所以冬至这个节气的首尾和夏至的首尾分别被称为初冬和初夏——虽然现代气象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从冬至到春分之间称为“腊月”——即农历十二月或公历1月;从立春到立夏这段时期称为“雨水”——也就是今天公历每年的2月份前半段(如果节气准确的话),此时太阳进入北回归线以南——如此等等。总之,这种划分法与现行的时间系统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为了说明四季的变化规律并便于记忆而已,是一种古代纪年和节气的方法。至于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就要问古代的先贤们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