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划分环?
其实,北京城区的环线建设还是和当年的行政区划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老北京的东、西、南、北四个城区是有明确的环城界限的(东西城的边界是现在的二环路;城南的界线是现在的三环路;城北的界线是四环路),在这之外自然形成了“城外”的郊区。 而在建国初期,由于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大量工厂被迁至远郊地区,又因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这些远郊的区域就被整体划为市辖乡,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的特殊区域。
在1952年以前,这些地区的交通一直是由北起安定门向南的正阳楼、文明坊和崇文门的火车站所连接,所以老北京人都将这里统称为“正阳门(现前门)”,并习惯性地将它们称之为“内九(外七)”,而当时内九外七的城区面积也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左右。 不过随着首都规划的启动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铁路专用线的开工,即被称为京杭运河终结者的卢沟桥铁路大桥的建设,南北向的铁路终于穿过了正阳门,并将这里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前门大街和正阳市场。
为了弥补火车通过造成的损失,当时的市政府决定在正阳门外修建环形公路,也就是现在的前门西大街。这条环形的公路建成后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使得整个市区的交通得以畅顺地由东南转西北,又由东北转向西南。这样,原先由老城四面围合形成的“城内”便增加了东西两个出入口——这就是二环路的由来。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为了与新的二环路相对应,市政府决定重建紫禁城,同时拆除内九和外七的所有旧房,并将原属于崇文区的广渠门和朝阳区的光启中学并入东城区,使东城和西城所辖地域基本与现在相当。
后来虽然对旧城进行了改造,新增了三环和四环,但北京的环状道路体系却一直是延续至今。只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这四条环形路以外,在北京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第五环”——莲石高速。这条高速从海淀的北部出发,穿过石景山区的南部,最后到达丰台的东部,恰好将主城区包围其中,犹如一条盘桓而上的巨龙,因此也被一些人形象地称为“北京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