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属于什么生肖?
你指的是哪方面的“缽”字,是法器还是食物容器? 如果是说法器的“缽”字,按《集韻》所載,它應該写作“鉢”(bō)。這樣一來,“缽”字的部首就是“卜”部了。而“卜”部的最末筆劃,則是一點,所以“缽”字在象形文獻中,都作一畫。如漢代簡帛文字、东汉石刻文字、北宋刻本《道書彙編·經典諸子类·太上老君說常清静經註》等。
但《正字法》於“缽”字下引證的《慧琳音義》卷三,則說明“缽”字當為“博陵”之“搏”字所假借。《慧琳音義》成书於五代後漢乾祐元年(948年)。如果此說成立,那麼“缽”字的部首就不是“卜”部了,而是“頁”部。而且,因字形相似之故,“缽”字可能也是繁體字。 然而,《正字法》又引證清初楊榮綏編撰的《古音略》說:“缽,博各切,薄賀切。”
這就矛盾了!若“缽”字為“博”字所假借,則當念bo第四聲;但若是“蔔”字所假借,則當念po第二聲。不論如何,都不應與“薄”字發音相近。 事實上,我們今天使用的“缽”字,正是唐代俗字。它的本字,可能是“礴”或者“缽”。見《集韻》。 唐代俗字有三:“波”、“羅”以及“缽”字。其中“羅”和“缽”字,都是“鐸”旁。
《五燈會元·宋元離開國祖師寶禪師語録》中有“金甌無缺”一句,“甌”字即作“羅”字。可見,“羅”字當是“鐸”旁俗字之一。 而“缽”字,則見於宋代朱熹編纂的《楚辭·離騷經注》。
由此可證,“缽”字是唐朝或唐以前的俗字。其構形是,上面爲“竹”字旁,下面為“卜”旁。而在宋朝,有一個新興的俗字“簙”字,上面爲“竹”字旁,下面是“祿”字。《莊子·秋水》“馮閎曠達”,《漢書》作“馮閎蕩達”,《文選·張衡·東京賦》作“馮閎博達”,都是“簙”字。可见這個“簙”字,也是從“缽”字變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