锴字在五行属什么?
“锴”字的五行是金,因为“锴”的拼音为kai,而“口”“才”等部的字都是属金的,所以“锴”也是属金的。 “锴”字在古时还写作“銛”。《汉书·西域传》中有注说 :“銛,本作锴,今通用铦。”可见“锴”就是“銛”的古字了。又如《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就有:“权性既明察,行事尤谨,虽于文武人才之宜及轻重之法,皆酌古准今,有所铨次”一句,这里的“榷”字应该也是“锴”字,不过现在的版本都作“榷”了。
再来看“锴”的字形演变: 从“锴”的各字形可以看出,它是由“刀”“言”两字组成的会意字,所以从“钅”旁。《康熙字典》中解释“锴”字时说:“从刀从言,谓刀刃之言也,即铦字。”这是完全正确的。 古代还有“��”这个字,现在统一简化成“锴”。它的金文字形像一把刀,上面是一把短剑(或匕首)的形状,下面是一个“士”字,表示的是用短兵刃刺人的意思。小篆写成“�”的样子,到了隶书、楷书就变成了现在的“锴”字了。
用楷书的意思组词,主要有模范、法式、合乎规范、书法篇目等意思。用楷正的意思组字,主要有正直、坦率、正派等意思,这两个意思都和土相符合。也有用楷模的意思组字,主要是指典型的值得学习的榜样,楷模二字的部首都是木字,木和火相合而生土,所以和土相合。另外,楷字在相术中属土,这个也可以佐证楷字在五行中属土的说法。
“楷”在《说文解字》中没有,“楷”的本字写作“皆”,形声字,从木,皆声。在古文字中,本义是一种木名。用作楷字时,是“皆”的借字。《说文解字》称:“皆,诸也、从丌、丌亦声也。”这里所谓的“丌”即楷字,是楷的俗体字。段注说:《大雅》传:“皆、诸也。”“诸”训皆。诸字古文又作丌,此即楷字。楷皆双声,故借为楷字。丌亦声。丌、楷声也,与丌古音义通。丌,即为楷字。
“楷”字在古汉语中,有法式、模范的意思,就是说楷可以作为规范或标准来仿效,有以木为楷模的标准之意。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楷模”和“楷书”的说法,就是这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