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味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辛,辣属金,主收敛 。 五味之中,辛、辣为金,甘为土,酸为木,苦为火,咸为水。辛得阴阳之纯,味之锐者莫甚于辛。金能克木,故辛散;气锐透表,故辛发。 辛入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嗅觉)。其性宣散,无孔不入。气味芬芳,又能走窜,善于开闭腾越,流通全身,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所以中医用药,常常通过辛味药来发散解表,疏风散寒,通窍活血。 而且由于金能生水,辛味又具有润下作用,因此还可用于大肠燥结,小便不利等。如麻子仁丸、济川饮等。
古书还记载了用醋和酒浸制一些辛味中药来治疗某些病证的方法: “醋炒黄连治呕吐;” “炒黄柏治胃热吐血;” “生甘草节同糯米煮汁服治咽喉痛;” “烧枯矾服,止汗;” “米汤煮赤小豆,服治水肿;” “烧烟筒膏油,治瘰疬;” “烟筒膏油,放食醋中化开,加冰片少许,涂患处,治臁疮。”“烧酒浸生姜,敷神阙穴,治脱肛。”
辣味的五行属性是火,五脏属心。之所以有此结论,主要是从辣之为物和五行之火及五脏之心的性味、功能特点等相似性得出来的。而且,在中医上,辣味能助、能散、能行,这些也是火的特性。
五行的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外向、主动、成锐、条达、舒展、积极、热烈、向、南方、夏时、空中的特性。同时,能滋生、促进、兴旺、外向、条达散越,而能扰动、妄动、消耗、焚烧、急迫。
五脏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和尿),肝在液为泪等,而汗、涕、涎、唾、泪等都各有其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心在液为汗是就汗的某种或某些属性而言的。
液有封闭腠理的作用,故多言汗液俱损,发汗太过易伤液。心在志为喜,喜则心气和,和则能宣发汗液,反之,汗液过泄,形不持神,则令人气散。
所以五脏之心有条达、行散、外向之性,内而心神,外而汗液,俱有向体外散发条达之性。辣能散、能行、能通达,与心性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