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薛童昊薛童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元”,从“一”、“首”或“高”,与“始”通。《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以成岁。《素问·五脏生成》——故曰:知阴阳者,盛虚之时,推之以次第,此之谓也。

“一”即指天地未分之前混沌一片的状态——“道生一”——也就是元气未分的状态。这个“一”属阴中之阳。 又是指天地初分时,清轻之气上浮凝聚而成天,重浊之气下凝而成地,“一生二”。这个“二”,既指阴阳,亦指昼夜。因为在古时人们认为白天是阳,夜晚是阴(现代科学证明并非如此)。而且,白天由日光所照之地称为阳,而夜晚没有月光或星光照射之处皆属阴。所以,这个阴阳中的阴阳也就是指天地间有光的天上部分和黑暗的地下部分。

总之,“一”和“二”均指天地间的阴阳两种物质及其存在状态。 “三”是指天地上下分开之后,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形成的风云雷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风木在上,炎帝司天。其政条而清明…… 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犹如春天草木生发那样自然舒畅。

“四”即四季——春、夏、秋、冬。每季六旬,合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一季度150天,一天24小时,一个小时60秒,一秒960秒,60个60秒等于3600秒。每年四季循环往复。 如此推算,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一日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3600秒一个时辰。每个季节72候,每候5天,一共360天。

每年的立春始于冬至后第四十六天,春分开始于第85天。雨水和惊蛰分别处于二十四节气的第五天和第六天。 古人将一个季节分为五等份,每一候代表五天,其本意来自于自然界的真实现象以及物候学的表现。

龙义龙义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建筑、哲学、中医术数、占卜、相术等等,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观和宇宙观。五行学说认为万事万物均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任何一个元素过盛或过衰时,都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系统观。从“五行”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认为这五种不同的“行”各自存在着生克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虽然宇宙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这些繁杂的事物都可以用这五种元素来概括。

一般把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看作是维持宇宙间平衡协调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五行相生相克所描述的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促进或抑制关系,这种关系是维持整个宇宙的动态平衡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和之道”。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无论是中医术数家或哲人,都把五行关系看作一个分析或解释宏观物质世界的一个基本模型,它描述的是“天道”。中医术数家在把这一模型应用于人间事务的时候,就按照“天人相应”原则把五行关系与人间种种事务联系了起来,例如把人的行为分成五种类型,将五脏、四方、五方与五行对应起来,五方中东方被定为左方,因此五行中的木就被中医术数家引申为左等等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