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企业包括什么?

姚楚涵姚楚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有制,从理论上来讲,它没有主体;从实践上来看,它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有经济。 什么是“国有”呢?这个容易理解,就是国家所有的意思——由国家占有生产资料。但是,只有拥有生产资料并不够,这只能是公有制的物质基础;真正形成公有制,还得具备另一个条件:这些生产资料必须属于劳动者共同所有和使用。

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和运用生产资料,构成公有制的主体。 为什么要区分公有制的主体和客体(即物)?因为有些东西看上去是公有的,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而是集体所有或者叫个体所有。例如,农村的土地,农民虽然使用土地,但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而不是个人。再比如古代的城墙、官府的庙宇等等,它们看上去是被公众所共有,但事实上并非真正的公有制,而是统治者(集体)对这些财产的占有。

可见,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成立,关键要看它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没有一定的主体,无论这种所有制的客体有多么宏大,它也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所说的公有制,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通过按劳分配获得收入从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制度;其中,以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关系构成了公有制的主导性内容。而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为前提的。只有当劳动者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并实现了其价值时,劳动者才能成为按劳分配的主人。否则,他只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无法获取更多的收入。只有实现了劳动者成为自由选择主体的同时又是自觉承担责任主体的过程,公有制才具有了现实的内涵。

杭亦妍杭亦妍优质答主

我国的公有制企业主要包括国有工业企业、城镇和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所占的比例以及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国有经济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相吻合的,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属于“主导力量”。国家通过国有经济的改革,提高国有经济的管理、生产和服务水平,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扩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一般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量的优势来体现。在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可以凭借自己规模上的优势,通过兼并、联合等手段,不断扩张和强化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国有经济需要改革、需要发展、需要增强活力、竞争力以及控制力。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规范化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典型和方向,应予以大力提倡。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明晰产权、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在鼓励发展国有经济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国有经济也要允许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其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应该采取不同的方针: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部门中要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在一般行业和非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可以在保持一定竞争力的前提下,允许其他所有制经济进入;对于大量竞争性强的一般性行业、部门和领域,在发挥国有经济带动力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