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钱荒有哪些?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被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所阻碍,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货币政策的执行问题。 2007年开始的加息周期中,央行一次加息50BP,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升1%左右;而到2011年的加息周期中,央行每次加息25BP,银行间拆借利率仅上升0.5%左右。央妈很努力,但效果却差了很多,为什么?因为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不敏感了,在基准利率一定的情况下,市场利率的上行与下行空间都有限,无论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利率的调整空间都很局促,货币政策效应不断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主导的,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是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也是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中间变量。 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却是以资产业务和贷款业务为主,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表外业务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来讲,当商业银行的资产端(放贷部分)和负债端(吸收存款部分)存在期限错配的时候,为了维持总的头寸平衡,商业银行就必须通过购买短期债券等方式获取现金流入以填补短期的资金缺口,否则就只能通过对外融资增加外部成本,这就会推高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偏好。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端主要是存款,这是具有刚性兑付属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属性。所以尽管市场利率在不断走低,但是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也就是基准利率)的方式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是不太可能的,这也是之前几次加息效果不如预期的原因所在。
那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调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呢?有!那就是让银行持有一定的资产,通过资产收益率来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但是,这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银行业不愿意持有资产,那么就会面临像1993年那样的“存款膨胀”的问题,银行也会沦为财政借贷的工具。(这里顺带可以说一下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本质上也是让国企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和低息贷款,增强其市场和法人主体的地位,如果这一目标不能实现,那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仍将在政府预算约束下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