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球队重视解放者杯吗?
南美的足球文化与欧洲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宏观角度来说,解放者杯在南美足坛的重要性要超过国内联赛,但具体到不同国家,不同俱乐部,其参赛态度又不尽相同。在解放者杯初建时,为了鼓励实力较为雄厚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国内俱乐部参赛,规定了南美足联有权让这些足坛传统强队额外参赛。
然而这也导致了两大国的俱乐部对于该项赛事较为轻视,他们将国内联赛的注意力也放在了国内杯赛上面,这一影响直到90年代还时有发生。如97年的解放者杯,河床就在其夺得冠军的赛季大规模轮换阵容踢解放者杯,把主力放在了国内的杯赛赛场上。
1998年,南美足联更改了解放者杯的赛制,并明确规定阿根廷和乌拉圭不再享有额外的参赛资格。因此两国的俱乐部逐渐开始重视解放者杯,河床、博卡、国民、佩纳罗尔等俱乐部这才真正成为了解放者杯的豪门球队。
在另外几个南美国家,解放者杯的重要性远超国内联赛。在巴西,解放者杯和国内的国内的杯赛(南球杯时期为官方杯赛,解放者杯初建时期为里奥-格拉纳达杯)属于平行赛事,因此巴西俱乐部从南美足联官方规定的国内杯赛诞生时就给予解放者杯同等对待。
1998年之后,巴西的联赛赛制发生了变革,由于其国内联赛的规模较大,巴西足联为了促进弱队的发展(巴西足球并不像阿根廷和乌拉圭存在少数豪门包揽绝大多数冠军的现象,巴西国内联赛的冠军比较分散),规定巴西甲级联赛的冠军为次年巴西联盟杯的冠军,巴西甲级联赛球队需要通过先踢巴西杯以决定谁参加其他南美俱乐部赛事。因此解放者杯仍是巴西俱乐部全力争夺的目标,获得巴甲第二至第四名将直接参加解放者杯小组赛,获得第五和巴西杯冠军将参加解放者杯第二轮资格赛。
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的俱乐部对于解放者杯的重视程度更甚,这两个国家国内联赛的冠军甚至无法自动获得参加解放者杯的资格。根据规定两国国内联赛的前两名将获得参加解放者杯的资格,但要从第一轮资格赛打起,相当于从南美冠军杯的赛事开始,必须连胜3轮资格赛才可参加解放者杯小组赛,如果这两国国家队在美洲杯或联合会杯取得了好成绩,两个国家的亚军可以直接参加第二轮资格赛,相当于从解放者杯预选赛开始即可参赛。
总的来说,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的俱乐部由于国内联赛的地位较低,解放者杯几乎成为两国俱乐部最重要的赛事,如果成绩优异将会极大提高球会的知名度以及商业价值,因此会全力出战解放者杯。
总的来说阿根廷和乌拉圭的俱乐部会把国内杯赛与解放者杯平等对待,全力冲击两项赛事的冠军,巴西俱乐部则希望在解放者杯中夺得冠军,在国内全力争夺巴西杯,只有在巴西杯失利的情况下才全力投入国内联赛冠军的争夺中。巴拉圭和哥伦比亚的俱乐部则会全力出战解放者杯,全力争夺国内次级杯赛(哥伦比亚的安第斯杯和巴拉圭的总统杯)冠军,国内联赛为争夺亚军全力冲击解放者杯参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