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是成语吗?

芮鸣芮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螳螂捕蝉典故出自《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身;异鹊过之,因美蝉螳螂遂杀之,而忘其身。”后来人们根据此典故引申为成语。

螳螂捕蝉,出自《庄子·山木》,后人引申为成语,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而不顾自己陷于危险境地。《山木》篇旨在说明不要恃才使能,要处世灵活,顺任自然,随俗沉浮,方能避祸全生,不可有所建树,为他人所累。庄子行于山中,见木大椿,大椿百尺围,高千丈,枝叶扶疏,树荫足供千牛之蔽。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至山下,见一社树,树小而杂,人日往,羊牛践踏其枝而残,庄子曰:“此木以不材而死。”庄子既返,见弟子们,弟子曰:“师行山中,得无恙乎?”庄子曰:“否。今之世弃不材之木,隐不材之士。若周者真是不材之木、不材之士,岂能不累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