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建立常规?

涂彦皓涂彦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理解并运用常规的必要性

常规是一种可重复性、可预见性的行为模式。它是依据一定目的和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它有巩固和完善经验的作用。幼儿园需要常规,因为它是一种秩序和效率的保障,教师可以依据它减少组织管理上不必要的精力支出。幼儿需要常规,因为它可以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心理准备和习惯,降低心理上的焦虑感,使幼儿得到更多的学习和探索空间。但常规是为活动所服务的,因此在建立常规时,教师一定要树立一个理念,常规不是为了限制幼儿的天性,更不是为了约束幼儿,而是为了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里,能有更多的探索机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常规在不同的活动中要求不同

在不同场合,不同活动中,有不同常规的具体要求。如在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正确使用和处理美术材料、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等;在“娃娃家”活动中要求幼儿爱护玩具、保持环境清洁等。教师首先要掌握各个活动中的常规要求,同时要注意区分公共常规和特定场合的常规。

常规的建立要注重有序性和渐近性

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就要有计划地做好常规训练工作,教师要以耐心对待幼儿,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带动幼儿模仿学习。可选用具体化的儿歌或简短的指令来提示幼儿,避免语言说教过于冗长。教师也可选用形象的标志或图片,如在每一张桌子右下角,粘贴一张小手提醒幼儿“请把手放在桌子上”,幼儿洗手后,提醒幼儿把手烘干再离开盥洗室,可在洗手池上方布置“请把小手甩一甩,再把毛巾擦一擦,小手干干再离开”的图片。在开展活动中,教师要保证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常规的做法,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更要多给予关注和训练。在活动中,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一定得鼓励,如竖大拇指、小粘贴等,同时要及时向幼儿指出需要改进的行为。随着幼儿对于常规适应性和熟悉度的不断增强,教师可以逐渐简化常规指令,在幼儿熟悉常规后教师可以不再提醒,直接进入学习活动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