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五行怎么计算?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 行:金、木、水、火、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特定顺序组合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也称"花甲",以此作为推算年、月、日、时的依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此制定历法,它是干支历的骨干。干支历与我国民间的二十四节气有密切关系,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实用工具。
天干、地支、五行之间的配属关系:
天干属于五行: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属于五行:
子、午阴阳为水 自午时开始阴阳消长,子时阳气初生,午时阴气复生。子在北方为极阴,午在南方为极阳。按古人论五行方位,子水午火乃南北正位,故子午旺水火。
寅、申为阴阳木,寅时春之首,四季之始,申时至秋初,二位阴阳交割,乃阴阳木。
辰、戌为阴阳土,辰时,春正临,万物始生出于辰土,戌时秋收,万物藏纳于戌土,二土阴阳相易,万物一吐一括,阴阳交割,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也。
丑、未为阴阳土,丑在十二月万物尽收,而新物未萌,未时万物丰茂,俱已成实,此丑未之分枯茂,为阴阳土。
卯时万物正春,阳气盛极,巳时一来,万物已脱离春季,乃属阳火。
以上十二地支,每相隔四位,即相冲克。子午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正由此五大相冲所维系,形成了一年四季阴阳不偏,寒暑得当,使万物春发、夏盛、秋收、冬藏得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五体运动中阴阳是不断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