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腔在哪?
作为陕西三大剧种之一的秦腔,因盛行于秦地而得名。“秦腔”顾名思义,与秦国有关,又因在韵律上与《诗经》中的“秦风”相近,故称秦腔。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秦腔就作为宫廷剧在我国西安兴盛,并很快传向全国。公元二世纪,秦腔随丝绸之路的开通,东传至日本,南至韩国,西到大秦,北到吐鲁番及库车等地。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名戏曲理论和作家李攀龙在其名著《鸣凤记》的的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盖秦人以酒为市,乡无耕稼,相与欢饮,时叫疾呼,令人激恼,以此为其情。”这是对秦腔最早的文学记录,文中提到的“秦人以酒为市”,说明当时秦地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而“乡无耕稼”又可见秦地市民文化与农耕文化之反差,以及民间戏曲在此地之盛行和受重视的程度。
据载,汉代(前206年—23年)秦始皇的墓地上建过乐宫,那里曾有一个专业的唱曲团体,所唱的戏叫大秦池,就是秦腔的雏型。至南北朝时(486年—547年),形成了具有声、咏、歌、舞协调统一的完整的戏曲艺术。那时在宫廷,就有专司演唱的“太子乐”,至隋朝(581年—618年)又发展成“嘉会戏”。唐代(618年—907年)的“燕乐”及“角伎”中有“拔头”、“横吹”之类的俗曲,其间还有宫廷大戏《大戏华》的演唱。宋代(960年—1279年)称之为“大曲”,元代(1206年—1368年)称为“院本”、“杂剧”。明代(1368年—1644年)的《鸣凤记》、清代(1616年—1911年)的《乾坤带》、《赤桑镇》、《打镇台》、《四贤谏》、《韩宝英》、《斩黄袍》、《安禧恨》、《绿林记》、《柜中缘》等均是秦腔传统剧目。
而关于秦腔的起源,还有一段记载:传说周代有一地方官吏,名叫申相,因忠良遭谗为人陷害,惨惨而终。其子申旦,苦练琴艺,籍以抒发悲愤之情。后来,“琴曲”逐渐发展,并与人唱诵结合,有了简单故事情节,逐渐形成“秦腔”。另有一种传说更接近秦腔产生的大背景,其云:公元前206年,刘邦封雍王,都京于陕西西安,人称陕西为“雍”或“风雍”。秦之风俗,善歌悲舞,乐人、美人终日在后宫啼哭,而使秦王刘雍终日闷闷不乐。一乐工遂将家乡“乱弹唱词”与之唱诉,刘雍听后,大喜,乃命乐工仿其曲调,唱腔而制作秦腔。另还有一种传说,更接近秦腔产生的具体历史情境,其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建宫室,穷奢极欲,并四处巡玩。有一次,始皇与众多妃嫔、歌伎巡游而归,置酒必欢。酒酣之际,歌伎们进奉新乐,名号“秦音”。从此,秦音盛行,逐渐形成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