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万容大厦疏解了吗?

蔚境人蔚境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玩意儿怎么叫疏解呢,应该叫外迁。 就在今年2月份,万容还搞过一次发布会,介绍新大楼的情况。 当时新闻稿是这么写的—— 这栋集办公、商业和酒店式公寓于一体的智能化楼宇,占地面积57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共4层,设置了3000个停车位;地上19层,定位为精品商务酒店。项目配备有自助办理银行、大型商超、高端餐厅等,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从新闻稿里可以看到几个重点,一个是这栋楼总共19层,另外就是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那么这6000多个岗位是什么性质的呢? 根据新闻视频里万容自己的说法,这6000多个岗位分为3000个停车场岗位(应该是指停车场的收费员和管理员),还有3000个写字楼的岗位。 也就是说,这楼里只外迁了3000个写字楼的岗位,剩下的3000个就业岗位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这3000个新的就业岗位的描述里,居然有“同等待遇”这样的表述,这明显是在欺骗相关部门。

另外,根据新闻视频里的画面,现场参加发布会的大约只有十个人左右,而且看穿着都不是普通的上班族,所以这6000多个新就业的岗位上限其实就是1000人,这么少的岗位数量根本解决不了大厦内庞大的人数规模。 大厦里面的人去哪了呢? 根据之前传出来的图片,这些人是去了顶层的“临时办公室”继续工作。 其实关于万容大厦的纠纷,早几年就有过报道。在2013年的时候,万容大厦就因为租金便宜引发了周边居民和办公客户的纠纷。一些办公客户以租金昂贵、水电费用高为首,向万容大厦索赔。 当时记者调查的时候,发现大厦的电梯间里贴满了投诉信,而万容的负责人就躺在老板椅上休息,对于投诉一事视而不见。 后来到了2016年,万容大厦因为拖欠各种款项,被海淀法院执行,当时执行标的额为1.2亿元。 万容大厦这个项目的开发商叫做北京华汇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金只有50万元,属于典型的“小股东+壳公司”的模式,而真正的实际控制人是一个名叫黄作鑫的男子。

据称黄作鑫除了开发这个项目之外,还在北京别的区有一个类似的项目,也是通过“小股东+空壳公司”的模式运作的。 这个项目的报建资料上有两个公司的公章,一个是大股东北京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另一个是报审图单位的名片,上面印有联系方式。 当记者拨打该名片上的电话时,对方表示确实接到过相关部门要求配合调查的电话,但是不知道具体原因,并让我不要管,一切等着法院的处理结果。 而对于拖欠工程款的事情,万容方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施工方找建设方要,或者让对方去找黄作鑫要。

单于玉楠单于玉楠优质答主

万容大厦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2002年转型为服装小商品批发市场,2017年7月正式闭市。万容大厦闭市后,原四环内9000余家批发商户,按政府规划被全部转移至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保定白沟新城、河北省保定高碑店龙开服装城、河北省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等8个承接地,疏解从业人员2.6万人。

万容大厦作为批发市场“动批”地区关停迁后的第一站,在完成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使命后,将进行转型。大厦位于西城区北展功能区,地处北京城市规划中西外环路及三环路围合形成的“金角”,毗邻北展北路、西直门北大街及西三环路,紧邻北三环中路积水潭桥、西外大街白石桥,周边公交线路达20余条。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B口距万容大厦仅200米,13号线西直门站距万容大厦2公里。随着四环内服装批发市场关停,北展地区将变身为“时尚科创中心”。万容大厦转型后将以智慧互联下的文创和高新科技产业为导向,聚集国内外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资源,搭建时尚科技孵化平台。目前,北展地区转型升级已纳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三城一区”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北京“多点一城”流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