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越曼桐越曼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云:“北方水生,东方木盛。”“水”与“木”在自然界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互相生、克、刑、害的关系也是固定的,这就是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 五行属性并非固定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发生着变化的,古人称之为“运”和“气”。如春天草木发芽是木的旺相季节,但具体某一棵树在某一天究竟旺不旺呢?这就要看当日之“气”了,如果当日之气对树有利,则树茂盛,反之就枯萎。所以学习中医必须学会观察天时的变化对万物的影响。

《内经》中有“五运六气”,就是讲这个“时”与“气”的问题,它比二十四节气更细,分为天干地支共十二组(每两年为一“时”),每组有一个代表字,叫“节气”。 如今年立春的时间是2月3日17时3分,此时节阳气渐生,但力量薄弱,阴气仍盛,故为“春寒料峭”;清明时间为4月5日10时5分,此时阳气渐盛,阴消阳长,大地一派欣欣向荣之象;谷雨时间为4月20日19时18分,谷雨前后降雨量增加,正是万物生长之时……每一个节气都有特定的天文背景,反映了天时阴阳的变化,对万物的影响相当深刻。

要判断牙疼究竟是阴虚还是阳虚或是其他病症,就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了解发病期间的天时(节气)特征和对机体的影响。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因天序”而正确用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易继岚易继岚优质答主

肝在五行中属于木,其华在爪,其变化在筋,所以中医认为筋属于木。而木的子为火,在五行中对应的脏器为心。按中医所说的母病及子,那么肝病就容易影响心,中医称为其病必走。同时肝病也易传给脾,因五行为相克关系。脾在五行中为土,脾之华在唇,唇内为口,口有齿,所以齿也属于土,木和土为相克的关系。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由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之气所引起。五脏受邪的具体规律是“风邪易害肝,寒邪易害肾,湿邪易害脾,暑邪和火邪易害心,而燥邪易害肺”,如果肝受到风邪的侵害,则风邪易挟寒、挟火、挟湿、挟痰、挟食、挟虚而生六郁之病,中医认为“六郁为病之源”,郁病不除,百病乃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