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气预报精准?

苏菲容苏菲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算是比较有话语权的。 1999年到2015年,我在中央气象台工作,从事数值预报产品加工、制作、发布工作。所谓的数值预报产品,就是基于现代方程组的天气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其初始场输入的都是各种气象观测资料:地面气象站温度、气压、风速风向的观测值;高空气象站的温度、气压的观测值;以及海平面气压、海面温度等。这些数据都是实时的(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间隔)。

这些数据有了之后,把已经建立的气象模型运行一遍就可以得到未来的气温、气压、雨雪等的预测值了。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就形成了现在的逐3小时预测图。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模型是混沌的,需要不断迭代计算,大约每3~6个小时才会形成一幅稳定的预测图像。随着计算的进行,模型逐渐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预测的误差也会逐渐减小。

那个时候(2007年之前),全国只有三个国家级气象台,分别是北京的NCEP中心(美国的数据),武汉的中部中心(自己建立的模型),西安的西北中心(日本的数据)。它们的数据在我国气象局的内部网上都有,免费的。不过现在应该没了,因为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手机还没有这么智能,也就没有GPS定位功能,所以也没有微信位置共享的功能,因此靠发送短信来传递位置信息也不靠谱。要想知道某个具体地方的实时天气,只能问当地的气象工作者或者打电话给12120。当然,现在已经很方便了,只要打开百度,直接搜索地名+天气,就能立即得到答案。这个功能现在叫百度地图,里面有一个城市指南功能就能搜到当前地点的天气情况。

宰玥雅宰玥雅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天气类型中有很大差别,总体来说,人们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和预报水平,是由短期到中期,再到长期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短期天气预报一般准确率较高。

由于天气预报时效越长,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过程越多,受初始场、物理过程、计算模式等影响和制约,预报准确率相对要低一些。虽然如此,人们对于重大天气过程或者典型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还是较高的,特别是随着气象卫星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

不过,受大气运动系统以及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每个地区和区域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也会有所不同。如平原区就要比复杂地形区的预报准确率高,干旱、半干旱区就要比湿润区的准确率高,温带地区就要比热带地区准确率高,因为前者对流活动、天气变化没有后者剧烈而频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也相对简单。同时,由于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影响程度不同,也使各个地区的预报准确率有所差异,并且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也有差别,比如在大气环流较稳定季节的预报准确率就高,在环流调整转换期预报的准确率就较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