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到地板破产吗?

贝妍可贝妍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其资产足够偿还债务,不至于破产。但确实如@潘潘猫所说,存在不确定性;

2. 目前来看,唯一可能的资金缺口就是银行贷款,不过金额应该不大(一个项目一个账户,只有几个亿),且贷款到期日集中在明年一季度末,有充足的时间筹措资金或延期还款;

3. 因为是地方企业,可能涉及当地政府干预,因此存在不确定因素。不过从现有的消息来看,当地政府的举措更多在于稳定预期和防范群体事件,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4. 关于偿债能力,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认为这个比值大于1为宜,财到的这一比值为2.3,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二要看资产负债率,也就是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一般认为这一比重小于65%为佳,而财到这一数据为79%,确实比较高了,如果算上潜在的资金需求,可能这个比例还会更高些。但是考虑到目前企业的现金流问题,这些数字又没那么可怕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这些都是可以变现的。当然,如果能够顺利处置上述抵押物,这些数字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赖思妤赖思妤优质答主

不少地板经销商反应,总部管理混乱、承诺不兑现…种种原因,让本就不富裕的经营更加艰难,甚至直接导致了经销商退出代理甚至退出市场的结果。近年来,地板经销商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大品牌商对于渠道控制加强,对于经销商的利益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地板经销商面临“被破产”。

总部大权独揽

“我做了十几年的圣象地板代理商,总部一开始给我们的承诺都不能兑现,而且总部这几年对于渠道控制越来越严,对我们经销商的利益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公司已经濒临破产了。”对于公司现状,李斌颇感无奈,毕竟做了近15年的地板经销商,自己从一穷二白做到了如今山东东营地区规模最大的地板代理商,拥有40多个地板品牌。但这一切,如今却面临被“拆散”的现状。据李斌讲,自己从2000年开始做起了圣象地板的代理商,当时在山东东营地区还是空白市场,一开始业务开展的非常不错。但近几年来,圣象总部对于渠道控制越来越严格,总部规定,经销商只能在所授权的区域进行销售,而不能跨区域经营,否则就要罚款甚至直接吊销业务订单,李斌无奈只有放弃了几个临近的县,但此举让他痛失了不少市场盈利机会。除此之外,对于市场操作,总部干涉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也严重降低了李斌的工作积极性。

与李斌一样遭遇的,还有河南新乡天美佳装饰公司的经理任明磊,他在2011年加盟了天美佳装饰公司,在2012年公司运营达到高峰,当时公司有员工近百人,30多名设计师,十几个施工队同时开工,并在周边地区成立了八个分店。然而好景不长,天美佳总部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任明磊措手不及,“现在总部对于管理越来越严,对公司的控制越来越紧,对人事管理、资金调配、业务范围都有了明确规定,特别是规定所有资金不能由地区公司调度管理,必须由总部根据每月销量进行支付,而且每月只能打一次,有时候一拖就是二三十天。”对于这些规定,任明磊很是无奈,“公司需要周转资金进行运作,没有资金就不能运营,只能等着总部拨款,这让我们压力很大,资金周转不过来就会影响工程款和员工工资的支付,我这个当经理的每天胆颤心惊的,压力非常大。而且总部对于我们的各项考核也特别严苛,今年上半年,因为业务量没有达标,河南地区的两个分店都被关闭了,这损失可由大了。”

营销“翻车”

同样是2000年,周宇在河南周口市搞起了装修材料销售,随后加盟了几家地板品牌,其中包括菲林格尔、康辉等,生意也发展到最鼎盛时期,在周口市开出了5家店面。但2015年8月份,周宇的5家店面全部关闭,200多平方米的卖场也转让了,周宇的地板生意宣告结束。是什么原因让周宇面临这样的困境呢?周宇告诉记者,主要还是因为菲林格尔和康辉地板总部对于经销商的扶持不到位,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我代理菲林格尔和康辉地板时,总部都承诺过只要资金到位,他们就给予资金回款上的支持和店面装修上的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对于营销活动等也给予资金帮扶。但我给两家品牌加起来的打款接近150万元,他们却没有兑现承诺,不但不给予资金支持,反而直接要扣10%的资金作为活动营销推广费用。我找他们讨要说法,但总部对于资金问题一拖再拖,最后也没有给我解决。这些都严重伤害了我作为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我只能放弃掉这些代理品牌的经营。”

市场环境是把“双刃剑”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让地板经销商在进行经营决策的时候面临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对家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了经销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完善服务和提升产品品质。但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利用法律法规上的部分漏洞“刁难”经销商,让经销商承担更多的压力甚至遭受经济损失。该人士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业主在某品牌地板经销商的专卖店花费2000元购买了15平方米的地板,使用6-7个月之后,地板出现了10余处膨胀的问题,要求经销商给予10倍赔偿的诉求。面对业主的要求和投诉,经销商最终只能赔偿3000元了结此事,双方达成和解。对于这个案例,有地板经销商表示,这已经不是个例了。据该经销商张先生讲,他此前也遭遇过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从他家购买了一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