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期间费用包括哪些?
期间费用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费用。具体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1.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的核算一般按照功能分类进行,其中有些费用项目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项归集反映。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时发生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银行汇票贴现利息和其他财务费用等。
4.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企业发生的除了上述三项之外的其他管理费用,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销售部门发生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对于其他部门的零星开支,可先由有关人员报销,而后由该部门进行汇总,计入本期的相关费用。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核算。所谓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耗费。它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由于这些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所以也叫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按照产品发生的批次,种类等记入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成本费用,最后按归集的产品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是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所谓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由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的对象,而需由本期收入补偿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或销售量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损益表直接作为对应期间产品的获利来补偿的一批费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具体包括的内容如下:
(一)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复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取暖费、低值易耗品、劳动保护费、董事会会费、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坏账损失、职工教育经费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供暖费、咨询费等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明确核算。
(二)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展览费及销售机构(包括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售后服务网点、销售办事处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费用。企业在销售环节发生的广告费、业务招待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也在此科目中。为扩大企业产品销售发生专设销售机构销售费,直接计入期间费用中的销售费用。
(三)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所需资金和资金使用而造成的各种费用支出。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相关融资费用等。企业为在建工程、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不符合资本化的部分,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和“财务费用”科目中设置的二级或明细科目核算,并按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费用发生的真实凭证在本企业财务会计中如实反映。年末结账后将这些费用从对应的科目转“本年利润”后年终一次性计税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