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何叫a股?

咸函芝咸函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A 股是政府给国内的股民一个投资渠道,让资金流动起来。以前没有股票市场的时候,老百姓的钱都放在储蓄里,央行需要调控货币总量和流通速度时,只能靠增加或减少银行存款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有很多弊端。比如企业贷款困难,银行放贷太多又担心还不上,居民消费不足,财政税收压力太大等等问题。

后来有了股市,情况就变了,钱从群众的手中来了又去了,去炒股的人多了,存款准备金率高了,货币流通量少了,企业融资难了,但又减少了税款,财政收入增加了,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很多发达国家早期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不过后来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股市并不是一定就会涨的,有时它也会跌。于是人们开始担忧了,我的钱会不会赔了?于是各种谣言开始泛滥,证监会很无奈,必须出来解释和澄清,否则对经济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中国刚开始建立股票市场时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人们对于全新的金融工具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但无论怎么说,有比没有好,越早建越好。所以当时尽管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但还是坚定地发展下去了。

现在中国的股市已经发展了20多年,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管也越来越成熟。我相信如果再出现当初那样的谣言,很快就会得到平息。因为已经有了一套成型的机制来应对这些问题。这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羊萌羊萌优质答主

中国股市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融资的需求剧增,而传统由国家拨款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加之国外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多方因素作用下,1990年12月,上交所在浦江饭店成立并正式开始交易,000001(现为G招行,浦发银行前身)从此成为沪深市场历史上的第一只股票。同年,深交所开始筹备,1991年4月正式开始交易。当时,所交易的股票仅向国内投资者发行,没有向国外发行的部分,于是称为A股。

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始以试点方式开放国内A股给国外投资者购买,称为B股,但只能以外币认购及交易,不能与A股流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