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就没有地铁了?
在北京生活了7年,对北京的地铁有点点了解 先分享一个冷知识:北京地铁在2006年前执行的是"超长线路计算",而不是现在通用的"首末班车时刻计算"。举个例子:2006年前的地铁13号线(西直门-东直门)早晨首班车由西直门往东直门的发车间隔是8分钟,但是如果你乘早一点的车,比如5点半从西直门上车,只要保证每两列车间隔8分钟,那么5点半到9点半这段期间内你总能抢到个座位;相反,如果乘晚一点的车,虽然间隔还是8分钟,但很可能要站着了....这就是超长线路计算的"弊端",它使得早晚高峰时段某些线路某方向的列车满载率大幅高于其他方向或时段。
再分享一个知识点: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全网平峰期最大行车间隔为10分钟,高峰期为6分钟。其实这个数据指的是线路运行满负荷情况下最大允许的连续发车频率,实际运行中,由于列车是往返于两个终点站间行驶,受客流影响较大,会随客流情况调整发车频次。例如,早高峰时的4号线要比晚高峰时发车间隔大一些;而周末的4号线会加大运力,缩短部分区段的排队长度。
最后说正题,通常而言,地铁一昼夜之间有两个时间段人比较少:一个是凌晨时分,另一个就是早上和下午的两个通勤时段之前。前一个阶段因为夜晚休息人体消耗了大量的卡路里,加之夜间地铁线路的班次较小、很多人选择乘坐末班车回家,所以整个系统的人流量相对较小;后一个阶段则是因为不少人会提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地铁站,为了赶在开闸机前抢进站位置。这两个时间如果碰到上班或者放学,可能会比较挤。
每个地铁线路都会有几条固定的不载客测试线,这些测试线一般是在工作日白天运行的,具体信息可以在各线路的车站查询。不过这种机会很难得,并且只能看看车厢内部环境,不能体验快速通行的感觉(毕竟不开车门)。另外,据说北京地铁计划在2020年开通全路网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地铁全网信号自动控制,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