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每个站停多久?
这得看情况…… 一般来讲,一个标准站点的设计是这样的: 地下三层/四层的地铁站通常有四个出入口,其中两个是疏散口(平时上锁,发生突发事件作为紧急出口)。每个出入口都有一个风亭和一个冷却塔。
风亭和冷却塔是配合通风空调使用的,为了达到环保要求,地铁的通风采用全空气系统,也就是说风亭里出来的风是经过加热或者制冷处理过的。所以风亭的作用就是给冷却塔提供热(冷)源,再通过送风机把暖(冷)风送进站内。因此我们常能看到风亭中有一台或两台外循环水泵,用来提升水流量以达到通风效果。
至于冷却塔,通常都在站外,因为地铁内存在一个恒温区,温度一般是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不像外界那样温差变化明显,所以散热需求没那么大。而且由于地铁是全封闭系统,需要散热的地方除了空调还有LED照明,这些灯具产生的热量也要通过冷却塔散掉。 所以你看,如果一个站的设备简单、规模小,可能整个车站就一个出入口、一个风亭和一个冷却塔——这种站停的时间当然短;但如果一个站在构造上就要复杂得多,比如某条线路的起点站或者终点站,往往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通风口——这样的站自然停车时间就长了。
那有人会问了,如果车停下来,风扇不就一直往里面灌风吗?不是要一直开着发动机吗?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当列车高速运行的时候,列车的密封性很好,风很难灌进去。只有当列车停在站台等乘客上车时,为了防止车门侧漏,通风口才会打开。而为了保证乘车环境舒适,空调系统也会根据列车位置的变化及时调整状态。 不过有些地铁车站虽然设计得比较豪华,但是功能却没有那么强大。以重庆为例,重庆轨道交通全线网大部分车站都配有离站风机,在非运营时段可以将站内的空气抽出,进行内外换风,以保证站内空气新鲜度和乘客健康。但也有一些地铁线路因资金或其他原因,将部分车站的离站风机停用,改用定时开合的玻璃幕窗,以确保隧道内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