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在五行代表什么?

越婧梓越婧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义”的五行是“木”。《庄子·天下》篇说,墨子兼爱,尚贤;杨朱主张“贵生”“尊身”;孟子则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先秦时期对“义”的理解,还没有统合起来,还是处于各自独立的阶段。

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五行之性”,把“义”归入木。他在《春秋繁露·五行五事》中解释道: 春者,岁之本也……其德生万物而出纳阴阳。故谓之为仁。仁之为色,宜红。谓之行,宜健。谓之礼,宜和。谓之智,宜圆。谓之信,宜坚。 义之为色,宜苍。谓之事,宜专。谓之令,宜中。谓之和,宜直。谓之孝,宜敬。(注:这段文字有错误,当是“谓行和,宜直。)

东汉王逸注释《楚辞》时,说屈原“忠贞之志,仁义之性,白璧昭晰”,这里的“义”显然也是指“仁”而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仁”“义”并称为“二德”。南朝梁武帝萧衍编纂《礼记》,将《礼运》篇中的“仁”“义”二字分开,作为两篇单独的文章题目。但萧衍给这两篇文章下的注解,依然把“仁”“义”看作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他说:

夫礼者,立制垂仪,总方轨之所宗;仁与义,理之根本,教之准式者也。然则不仁不义,礼之本废矣。惟仁德厚,可以载物;惟义明断,可以集事。然则仁以育物,义以正我。(《礼·文王世子》) 南朝时期,梁代学者阮孝绪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目录学专著《七录》,其中收录了儒家经典7种39卷,子部28类651卷,史部10类439卷,集部6类500卷,另有大科、小科等未详所录经书,共6365卷。他给这部巨著命名为《经典释文》。后人撰写的诸多经籍考据之作,大多沿用他的书名。

唐代孔颖达修纂《五经正义》时,引用此书多达上百处。可见其影响之大。 宋元以后,由于理学的兴盛,“义”“仁”两个概念的内涵开始统一融合,逐渐变成了道德范畴的两个不同侧面。

苑珠漫苑珠漫优质答主

《内经》云,五运,“甲丙戊庚壬寅卯辰巳午戌亥丑寅卯辰已未申酉戍亥子丑寅卯辰乙辛己癸为阴土,其色黄白黑绿黑青赤红,其形圆方长尖角多毛有刺少肉多骨无脂滑润,此阴阳之化。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风曰薄高,雷曰震暴,火曰炎烈,水曰寒流,月日时干支为燥湿寒湿,此为五行之气、气象气候。 地二阴土居中,中央生四阳,东南西南西北方西北东东北中六宫为燥土;坤兑乾艮坎离巽震少阳三阴处,南方暑气蒸腾,北人寒冷冻冰;东北西风雨雪,春秋冬夏各应节气。 所以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是根据自然界的物候演变而来的。 五脏六腑对应于四时方位的五行关系又与这些自然界的变化相符合,这是自然的规律吧!所以中医讲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才是养生要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