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在五行代表什么?
“义”的五行是“木”。《庄子·天下》篇说,墨子兼爱,尚贤;杨朱主张“贵生”“尊身”;孟子则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先秦时期对“义”的理解,还没有统合起来,还是处于各自独立的阶段。
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五行之性”,把“义”归入木。他在《春秋繁露·五行五事》中解释道: 春者,岁之本也……其德生万物而出纳阴阳。故谓之为仁。仁之为色,宜红。谓之行,宜健。谓之礼,宜和。谓之智,宜圆。谓之信,宜坚。 义之为色,宜苍。谓之事,宜专。谓之令,宜中。谓之和,宜直。谓之孝,宜敬。(注:这段文字有错误,当是“谓行和,宜直。)
东汉王逸注释《楚辞》时,说屈原“忠贞之志,仁义之性,白璧昭晰”,这里的“义”显然也是指“仁”而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仁”“义”并称为“二德”。南朝梁武帝萧衍编纂《礼记》,将《礼运》篇中的“仁”“义”二字分开,作为两篇单独的文章题目。但萧衍给这两篇文章下的注解,依然把“仁”“义”看作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他说:
夫礼者,立制垂仪,总方轨之所宗;仁与义,理之根本,教之准式者也。然则不仁不义,礼之本废矣。惟仁德厚,可以载物;惟义明断,可以集事。然则仁以育物,义以正我。(《礼·文王世子》) 南朝时期,梁代学者阮孝绪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目录学专著《七录》,其中收录了儒家经典7种39卷,子部28类651卷,史部10类439卷,集部6类500卷,另有大科、小科等未详所录经书,共6365卷。他给这部巨著命名为《经典释文》。后人撰写的诸多经籍考据之作,大多沿用他的书名。
唐代孔颖达修纂《五经正义》时,引用此书多达上百处。可见其影响之大。 宋元以后,由于理学的兴盛,“义”“仁”两个概念的内涵开始统一融合,逐渐变成了道德范畴的两个不同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