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代表什么生肖?
牛,十二生肖中,牛和虎一样,是唯一的猛兽。 而且牛和虎不同,虎是百兽之王,是君,是阳刚之气,而牛是臣,它是勤劳、善良的代表。 《礼记·曲礼上》云“牛羊之祠,不举皮,示不亲杀”,说明古人祭祀不会把牛皮、羊皮供在神像前,因为它们是被驯服的动物,不像虎那样威猛,会主动伤害人。
所以用牛和寅相配正体现了这一点,即勤劳勇敢的寅虎,仁慈祥和的丑牛。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是富有智慧且很有情怀的民族。我们推崇阴阳调和,天人合一,所以我们崇尚虎的勇猛,欣赏牛的勤恳。
阴阳学说也是中医的理论基础,我们中医看病开药方,要确定你的体质是阴还是阳,或者说是偏阳还是偏阴。 如果是偏阳,但是又分实阳和虚阳。实阳者,体内有热,热多寒少,这样的人适合补,比如吃狗肉;虚阳者,体内虚寒,这样的人不适合吃狗肉,因为狗肉大热助火。
如果偏阴,也有实阴和虚阴之分。实阴者,体内有寒,寒多热少,适宜吃鹿茸等温热之品;虚阴者,体内阳气不足,这样的体质的人适宜吃鳖之类的食物。 还有“子午流注”理论,更将时辰与人体的器官功能相连。 子时(23-1点)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水,对应肾脏和膀胱; 丑时(1-3点)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属土,对应脾和胃; 寅时(3-5点)阳极阴虚,属木,对应肝胆; 卯时(5-7点)阴阳俱盛,属金,对应大肠和肺; 辰时(7-9点)阳极阴虚,属水,对应肾和膀胱; 巳时(9-11点)阴阳俱盛,属土,对应脾和胃; 午时(11-13点)阳极阴虚,属木,对应的胆和肝; 未时(13-15点)阴阳俱盛,属金,应和大肠和肺; 申时(15-17点)阳极阴虚,属水,应和肾和膀胱; 酉时(17-19点)阴阳俱盛,属土,应和脾和胃; 戌时(19-21点)阳极阴虚,属木,应和胆和肝; 亥时(21-23点)阴阳俱盛,属金,应于大肠和肺; 大致就是这样。 子时一阳生,就像青蛙的眼睛慢慢睁开。这个时候应该熟睡,养足阳气。 卯时阳尽阴生,就像白天渐渐到来,我们应该起床活动,让阴阳彼此生发。 我总是认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你体内的阴阳自然会顺应天时的阴阳而变化。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乱吃寒凉,熬夜晚睡,那你就是自讨苦吃。
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传承千年,影响深远,它凝结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哲学、历史、社会和文学的独特理解。在十二生肖中,排在子位的是鼠,在丑位的是牛,寅位是虎……而根据古代人运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计时的方法,每一个属相都会分别与十干搭配。具体而言就是,每个生肖都有一个“属”,这个属与地支名字相同,也就是生肖名相同。比如生肖鼠地支是“子”,那鼠就属于“子”这个“属”。
生肖配属属相时则要配合“天干”来决定,天干有十个字,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生肖属和天干相配时要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天干配属相”的口诀“甲己还生丙,乙庚生在壬,丙辛生在庚,丁壬生在寅,戊癸本是甲庚”。这个八字真言说的就是十二生肖如何与十个天干如何相配。如“甲己还生丙”就是说在甲或者己的年份出生的人属相是“丙”,也就是生肖兔。后面的“乙庚生在壬”就指在乙或庚的年份出生的人属相为“壬”,也就是生肖猪。其他以此类推。
知道了这个规律和这个口诀,大家如果想知道某个年份出生的人属相什么就很容易了。但是大家可能还会问,知道了自己属相的天干以后怎么办?要知道某个生肖(地支)要配某一个天干,就要用到上文中提到的天干地支,也就是六十花甲子。
六十花甲子,简称“花甲”。“天干”由甲起头,“地支”由子起头,天干为序为阳,地支为主为阴,一干一地相互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这样一路下来。直到“癸亥”为止,组合一共六十个,被称为“六十花甲”。
因为天干有十个,而地支有十二个,所以,两者组合时,天干没有用完,一个“地支”就用完了,也就是两个“天干”配一个“地支”。所以天干一轮回要用两次,而地支一轮回只用一次,所以天干与地支一共要经过六个轮回才可以组合成六十花甲子。
六十甲子是个轮替,它不会断,如“癸亥”之后的下一年就又是“甲子”。古时人们用六十花甲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因此,知道了某个年份的某个月或某天的地支,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是轮替的,知道那一天是天干地支什么之后,就知道属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