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点为什么五行?

詹佐楚詹佐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说法,“二十三点”这种说法是错的(或者说是省略的):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子时”和“午时前”(或叫“上午时”、“下午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把每个时辰分为三部分,每部分一个时辰,共4个时辰;而每一个时辰又对应五个时间点,因此一共有20个时间结点,也就是说每个时辰的正中点和四个角上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是20个时间结点。

那么这些时间点分别是什么时候呢? 子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昏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晚上九点到十点”。 子时的第二个时间段叫做“旦时”,即现在所说的“凌晨五点至六点”。 丑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平旦”,即“凌晨三至五点"。 丑时的第二个时间段叫做“鸡鸣”,又称“丑末”,就是“凌晨一分到三点”这个区间。 寅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晨时”,即现在的“凌晨一两点”。 寅时的第二个时间段叫做“食时”,即现在的“七点前后”。 卯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大食”,即现在的“早晨五点至七点”。 卯时的第二时间段叫做“小食”,即现在的“十一点至十三点”。 辰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隅中”,即现在说的“九点前后”。 辰时的第二个时间段叫做“哺时”,即现在的“十三点至十五点”。 巳时的第一个时间段叫做“日中”,即现在的“十一时至十三点”。 巳时的第二个时间段叫做“日落”,即现在的“十七点至十九点”。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每个时辰都是固定以“正 中 时 ”为界,分上下两个半时。其中 “正 中 时 ”和“上半个时辰”属阳,“下半个时辰”属阴。 所以,题主问的“二十一 点 是哪一天?应该属于哪个五行?”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答主认为应该属于“水”行。理由如下:

1.二十四山向中,“子”属水,所以“子”时的时辰数就应该属于“水”。由于“午时”和“子时请阴阳颠倒,故“午”时的时辰数也应属于“水”行。这样,整个“午时”就都属水了。

2.十二时辰中,“戌”“亥”属水,而且“戌”又是“火”的墓库,既养“火”又生“金”,这就使本已“缺木”的“子”时更加“缺木”了。

来栀美来栀美优质答主

因为中国人在探索宇宙万象的时候,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五”的规律。比方说人体有五官,并且用五个数字(一二三四五)来表达数序,在占支配地位的“五数”的影响下,五行说便应运而生了,而古人计算时间也是用的指头。

五是奇数中的中间数,古语讲“天以五行生万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五又和二两两相合,则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极限。即小暑大暑和处暑;小雪大雪和小寒大寒。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子时23点是亥气的延续,但不是亥气,而是子气初来之时,所以称之为子时。这就像我们过新年一样,旧的年岁没有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二十四点应当是下一个时辰的开始,所以称之为丑时。从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阴阳转换,周流不止;周而复始,无有穷尽的。子时之后是丑时,丑时之后是寅时,时令是不能逾越,而且也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子”在甲骨文中是“尊神”。“子时”应当是“一元复始”之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