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浦路是哪个区?
七浦路属于静安区,具体地址为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231号(近凤阳路) 七浦中路位于静安区北部,东起北苏州路,西至北京西路。七浦东路位于静安区中部,南起石门一路,北至凤阳路。而七浦北路、广场南路等都不存在(我查过地图和维基百科)。因此只有“七浦中路”和“七浦东路”这两个地名。至于你听到的“七浦中路”或“七浦东路”,那不过是人们约定俗成地这么称呼而已,并没有确切的地理指代意义。如果一定要较真起来,应该说“在(静安区)……的路上……”。
关于“七浦路”的地名的起源,百度上有一条解释引用了《旧都百话》中的描述:因路东有七浦桥,故名七浦街,后改成七浦路。不过我认为这条解释并不准确。“七浦桥”这个名字的“浦”应该指的是苏州河。因为从明清至民国初年,苏州河与黄浦江之间的土地都属于“北苏州路”管辖。而“北苏州路”在民国时被称为“新闸路”。
在民国初期,“七浦桥”这个地名应该是“七浦路”地名的直接来源。那么“七浦桥”又是因为什么而被称作“七浦桥”的呢? 清同治《上海县志》中有一张详细的河道图。其中就绘有“七浦桥”。而且根据该书卷一之“里坊”节的记载来看,这“七浦桥”乃是当时上海县城西北角的一处古桥。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破苏州,沿长江进犯上海。当时上海的防御工事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加强外防,同治三年(1864)在上海城西筑造新城墙。北自武定西路,南至镇宁路;东西两门,即今的新华路和东横浜路。
据当地老人回忆,此段城墙用大条石砌成,极为坚固。上面还有雉堞,可瞭望警戒。西门外有一座吊桥,平时上下通行均通过这座吊桥。城墙上还开有两个城门,东北隅的叫“光启门”,以纪念明末文坛领袖张溥所著《光启堂藏书录》一书。
西北角的城门就叫作“七浦桥城门”。 后来因建新城墙,将原来七浦桥附近的房屋尽数拆除。但当地人仍习惯地将此处称为“七浦桥”。并且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