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五行属什么?
在传统的五行说中,“五”是“阳数”、“奇数”,它的性质是:“天地之数5者,数之所始也(《周易·系辞下传》);“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同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天一五日六地七(《吕氏春秋·君守篇》)。这些说法都说明以一、五为“阳”、为“五行为金木水火土的“行”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与五行学说一样也是用来描述宇宙万物及其变化的。
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传统五行的概念来解释戏剧艺术中的动作或活动特征:凡动作刚健有力、外向张扬的运动方向为阳动或者叫作“外行”;反之则柔弱内向谓之阴动或者是“内行”。如舞台上人物正步行进为阳动,斜行进为阴动;急走为阳动,缓走为阴动等等。戏曲舞台上的许多程式化动律,包括身法、步法以及各种动作造型,都是按照上述规律进行设计创作的。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凡是能体现阳刚之美的人物形象,他的形体动作都应该符合“外行”的特征标准;如果相反,那么他必然是一个没有阳刚之气的人物形象。这样,我们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就可以参照这种理论来进行具体创作了。
举例来说,塑造一位忠臣义士的形象就应该把他设计的有阳刚之气(即符合外在行的要求);他在舞台上走路应该是直挺昂然的,而且步伐应该大,因为忠臣义士一般都是心胸坦荡、一身正气之人,所以他们的行动总是显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样的性格特征才符合“阳刚”的标准。 然而,同样作为“阳刚”人物形象,武将和文官在行走时的风格却又不尽相同:武将是外型魁梧且性格暴躁的人物;他们在台上行动时大多会表现为步履粗陋狂傲,脚步大开大合,给人一种气势汹汹的感觉。而在戏曲舞台上,文官们的表现与之恰恰相反,他们大多身材瘦小,但是行动敏捷,举止稳重、谈吐文雅,并且言谈之间还常常流露出一副老成持重而又谦虚谨慎的样子;当然,他们走路的形态更是与武将们完全不同,一般比较轻盈灵活、步履稳健,而且多呈八字形迈步,这与文人所具备的含蓄内敛的气质是十分相符的。总之,不论是阳刚还是阴柔的戏路,每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也有相对应的外形特点以及动作模式。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这个原则,就能够将它们塑造成为各具个性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