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a景点有哪些?
1、长江三峡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重庆市、湖北省交界地带,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大约20亿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造山运动,形成了三峡地区许多高山峻岭和峡谷丘陵;6000多年前,长江三峡开始形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防洪、发电、航运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的长江段上游河段,其著名的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及西陵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82年,长江三峡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长江三峡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与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6年,国务院公布长江三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峡州组成。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峡谷,以山高、崖险、江急、水雄著称于世。长江三峡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在长达200余公里的江边峡底,有历代赞颂三峡的诗词、楹联、碑记多达千首,还有无数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流传至今,成为三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峡工程于1994年获得批准立项开发。2003年6月1日起,三峡船闸实行首次全线停航检修。整个停航期限从2003年6月至2005年11月底,历时两年半时间。2009年10月29日三峡大坝通过171米加高的最后一块坝体混凝土。目前三峡水库已形成近千亿立方米的淡水,将增加10%左右的调蓄能力。到2009年底,三峡左岸电站已投产机组38台,右岸电站已投产机组11台,安装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的三峡电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乌江百里画廊 国家AAAA级旅游区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黔西北毕节地区毕节市西北部织金县境内三岔河,经贵州入渝,流贯重庆市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约1037千米。乌江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约占重庆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强[1]。干流重庆境内长约500千米,主要支流有涪江、大娄江等。 乌江是重庆市水量最丰沛的一条河流,其中下游綦江一带更是因水运而繁荣起来,自古就有“巴蜀第一渡”美誉的綦江老渡口就是曾经的繁华之地之一。 “百里乌江画廊,十里武陵风光”,这是人们对重庆乌江百里画廊美景的真实写照。 重庆乌江画廊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和贵州交界处的乌江流域,距离重庆主城区约90公里。其东通鄂湘,北接汉中,西连甘孜与西藏,南通贵阳、昆明,是乌江上游的一条峡谷段,呈狭长形状,两岸多为峰林地貌,谷深坡陡,沟壑纵横,河谷幽静,峰奇壁立。江水湍急,江面时窄时宽,蜿蜒曲折,犹如一道道瀑布飞泻而来。
据当地人说,这里以前是长江,因为地壳变动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过不管是不是这样,这都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坐游船游乌江是游览乌江的最佳方式。由于这里的江水平缓清澈,所以也被称为“千里山水画廊”。 在重庆南岸区有一座名叫黄葛峡的吊桥,它横跨于乌江之上,全长850多米,建于清乾隆年间,因桥下有乌江而得名乌江大桥。如今,这座古色古香的桥梁已成为渝黔两地人民共同的财富和文化记忆。 黄葛峡内生长着一棵巨大的黄桷树,已有200多年历史了。这棵黄桷古树冠幅超过70平方米,需数人合抱才能环绕。它的树干主干部分已经枯死,但枝繁叶茂依旧生机盎然,被人们称为“古树王"。
3、武隆天生三桥 天生三桥,又称天坑地缝,是武隆旅游的招牌景区。由仙女岩、芙蓉洞、芙蓉江、龙潭、飞天龙、藏宝洞、观音洞五处天然奇观构成,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天坑四周峭壁嶙峋,千姿百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负氧离子高达10万个/cm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天生三桥位于武隆县城距机场28km,距火车站5k m,距汽车客运站5km ,是一个以溶洞、天坑、地缝、峡谷、森林为主的复合型景区。 景区内共有13个天然石拱桥,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中天生桥、天坑、地缝三大绝景堪称世界级旅游资源,享有“天下第一缝”的美誉。
天生三桥是由纯钙化组成的中下洞穴发育形成的规模庞大的暗河型溶洞群。三座山体错落排列,由峡谷之间向盆地中塌陷而成,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天生桥。 三桥均为两山夹一沟的峡谷地形,左右两侧的山体都相对高差很大且较陡直。这三座桥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一座叫飞龙桥,桥面跨度约为150m,桥面宽度仅为2-5m不等,是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地貌特征。
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暗河出口消失或减少,地表水沿裂隙逐渐往下流动,在岩溶地区,地下水在岩石裂隙中被溶解并被带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不断冲击、研磨、溶解岩石中的碳酸钙及其他矿物质而产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石林、石笋、石钟乳以及大量地下河及其落水洞等壮观的自然景观。
4、缙云山 (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四川北碚城区东北郊18公里处,海拔700~900公尺,面积46平方公里。 前山多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