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没文化?
龙。 因为中国古时候没有“龙”这个字,而只有“竜”。 日本汉字里,“龙”和“竜”是完全不同的字。 但是,因为日语里“龙”的发音(りゅう)与汉语的“龙”(lóng)发音相同或相近,所以日本人写的简体中文把“龙”误作“竜”,又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中国人以为“龙”字就是形容龙的样子的,于是就把“竜”当成“龙”了。 中国大陆于1956年发行的人民币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其下两个图章中的第一个章就是篆书的“龙”字(如下图);台湾于2002年公布的“标准行书字体”中也有一个“龙”字(下图)——这两个“龙”字都是正确的写法,现代中文里的“龙”字一般都是这个字形。
而中国古书古画等,凡是出现“龍”字的,一律正确。 那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书写的法是错的呢? 这就要说道清朝了。 康熙皇帝在位时,因为清兵入关后一直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就是汉人普遍不服满人统治,于是就有了很多抗清活动。康熙帝为表示皇权合法性来自 “天命”,为了显示“满汉平等”,就下令将“龙”字的一撇去掉,以示与“竜”区别。 但问题是,这一改,康熙帝把自己的御笔当成了“标准”,他的臣民们自然都会以他的字作为“标准”,以至于后来的文人学士都以为“龙”就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标准”其实就是一个错别字! 而这种错误,随着新文化的运动和简化字的推广,更是成为了不可更改的错误。 有人或许要说了,那古人知道“龙”的正确写法为什么不改为“龙”呢? 这就要说到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崇古”。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崇尚“古道”、“古风”,所谓“温故而知新”“追本溯源”是也。因而,古字古词古句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并不是“落后”或者“陈旧”的象征,反而是纯正、典雅、高级的代表。
比如《庄子·秋水》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是正确的用法;而《楚辞·离骚》中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里用“朝”显然是不对的。但王逸注解说:“朝,晨也……”,洪兴祖补说:“言朝夕也。”(《古文释义》卷九)显然,屈原的时代并没有“zhāo”这个读音,所以这里的“朝”显然是借用了“早晨”的“早”字。但是,这样的错误在古人眼里不算错,反而显得飘逸洒脱很有个性。 所以“龙”字多了一撇,古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别扭的。
有文化是指有知识,受过教育;没有文化指没有知识,没有受过教育。这里指的人文上的文化,不是人类学上的文化。按这种人文文化理解,十二生肖中鸡没有文化。
鸡,通常人们理解为这个能打鸣报时、能生蛋的生物。不是人,怎么能说有文化和没文化呢?这里所说的鸡不是具体的实物鸡,而是十二生肖中这个形象符号“鸡”。有文化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积累得到的。鸡,只是一种自然的产物,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积累,不具备人类文化所应满足的条件。
鸡,与生肖是两个不同的语义。鸡,是生物世界里的动物;十二生肖里的鸡,只是鸡的形象的符号,这个形象符号的鸡并不代表鸡本身。比如牛,牛在人生活中是有用的畜牲,在人类发展中有功劳,人们就赋予了牛勤劳、任劳任怨的含义。羊,羊在人生活中羊奶、羊肉和羊皮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财富,人们就赋予了羊善良、柔顺的含义。猴,猴在人生活中是以人的面目出现而又不同于人,人就赋予了猴聪慧、机灵的含义。
生肖文化是与人类相生相随的,源于人而又不是人。鸡,源自人的生活,源于人类的智慧,没有人类也就没有了十二生肖文化。鸡在人的生活中,人们赋予了鸡吉祥、忠诚、勤劳、刚正不阿的文化含义。鸡,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吉祥如意的象征,给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上带来了福气。比如:大吉大利。鸡,又在人们精神上带来了忠贞、勤劳、正义。比如:闻鸡起舞、鸡犬升平、鸡零狗碎。
鸡,鸡文化有五德之誉,东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一书中说,头上有冠,文也;足后有距能斗,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有食物呼唤同伴,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中国人笃信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可见鸡文化所包含的仁者、勇者、信者的文化符号是无处不在的。
鸡文化与人生和人性紧密相连。比如,有农谚说:春天三月雨,谷头一点露。还有农谚说:春分前后怕霜,一见霜,麦子黄。民间俗语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鸡,不仅与人生,与人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相连,还与人性相联。比如:有不三不四人,没头没脑鸡。还有不三不四的人,不上不下的鸡等人性话语。
鸡文化与人们工作、生活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比如:有俗话说鸡的本领大,能飞上房脊。还有俗话说没翅膀也能飞上房脊等等。
鸡文化在人们心目中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世界紧密相连、分不开的。比如:有民谚说:白天不杀鸡,晚上不下蛋。
鸡文化与人们宗教文化紧密相连。比如:佛教认为鸡象征光明,是太阳的化身。鸡的五德与佛教的五德相吻合。鸡,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力量。
鸡文化与人们的文学艺术紧密相连。比如:鸡鸣桑树顦。鸡叫五更头,人勤春早。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等等文学作品和诗词,戏剧也有:鸡鸣驿、金鸡叫凤、金鸡报晓、鸡腿肉等等;绘画有:八仙过海、雄鸡高唱图、富贵白头图、公鸡画、神鸡赐福等。鸡,是人们语言、文字、艺术中的活生生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