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何判别五行?
在说五行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字形”这件事。 “形”在我们现在的视野内,大概只是指代文字的字形。但是古人看待字的形状,要比我们复杂得多了——他们在观察字形的时候,不但要看这个字的整体形象,还要看这个字的每一部分的细节。 比如“文”字,从外形来看,上面是“文”字的第一部分,下面是“文”字的第二部分;
而“字”的第一笔,在古代则被称之为“首笔”或者“冠首”。同样,一个字里只要出现横画,那么这个横画就被认为是“字”的组成部分。所以“字”的中间如果有一横,那么这一横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比如“字”里面的“十”和“子”,都是如此(当然,这种分法是很粗放的)。
正是因为古人对字形的划分比我们现代人要细致很多,所以他们才能进一步通过字形判断一个字五行的属性。 我们现代人学汉字,都是从笔画开始。一笔一划,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字。但古人不是这样学习的。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整齐的字形,然后才是一撇一捺,或者一钩一折。
所以古书里说“某字某形(偏旁)可析为二”,讲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字”本身就可以看成是由多个偏旁组成的。只要能分清这几个偏旁的五行属性,这个字五行属性的判定就完成了。
比如说“春”字,我们可以将其分成“日”“屯”二字。“日”字五行属火,这是没错的吧?“屯”字属木,也是正确吧?两个字都确定了五行属性了,那“春”字不就是明摆着的木火相生吗?
同理,“秦”字可以拆分成“示”“禾”,五行分别是金、土;“赵”字可以拆开成“走”“肖”,五行分别为火、金…… 在古代,人们判定字五行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可以用五音八卦,也可以用天干地支。甚至有人说可以用生肖,我个人觉得不可靠。(毕竟生肖理论上是用于判断出生的年支)
但我发现有些作者,用生肖来给名字测五行,准确率居然还挺高。这就让我有点疑惑了,因为这似乎和五行的起源有关系。 因为我查阅过很多资料,发现人们用五行算命的时候,最先用的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而这个原理最早应该是来自于阴阳。
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用来表示古书《尚书》里的五行相克关系(火克金,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土克水)。如果我们按古人的思路去推导的话,那么五行相克的最末一项,应该是土生金。然而最末一项却是水克火。这好像有矛盾啊! 所以我怀疑,五行配五方,可能是后世人们补充进去的。因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的确能推导出土地中正平和,不受其他四行侵扰。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所以我个人的猜测是,人们在研究姓名五行的时候,最初用的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然后结合方位(五方),最终得出名字的五行。 既然名字的五行是这样得出的,那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用名字的五行去推算人的命运呢?